再反思,密谋造引信
为期一个半月的三路反击作战,从蔚州北面开始打到西南,然后又打到东北,最后虽然取得胜利,但是最后战果李宪并不满意,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伤亡了一万多人。
破掉敌人二十多万人的分进合击,实际上歼灭的主要敌人都是契丹效死营、汉儿军这样的“宋代伪军”,女真鞑子的精锐骑兵,前后损失还不足一万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祁三郎枪挑完颜活女、韩云山诡杀完颜豪、方杰砸死完颜婆速,算是给女真鞑子算经》,能够熟练使用四则运算、机械天平、厘米尺、游标卡尺。
其中一千二百人承担四周巡逻任务,保护白云山庄和匠做营的安全。另外一千七百多人分成三部分,按照李宪留下的配方,配制火药、装填炮弹、制作导火索。
薛沁儿陪着李宪在仓库看了储备火药,还有装填完毕的三百六十发炮弹,非常兴奋的说了一番话:
“上一次胡皋回来更换大炮和补充炮弹,简单说了一遍前线的战斗经过,我们还以为他在吹牛。这次去开会,所有人都在谈论公子的掌心雷、晴天霹雳和五雷轰顶什么地,我才明白自己在这里做了多大的事情。”
李宪点点头:“告诉姐妹们,这一次能够打垮敌人二十多万军队,起码有一半的功劳都在她们身上。你们所做的事情是我们最后的保障,也是最大的秘密,注定了你们只能当无名英雄。但是,你们所做的贡献,李宪会记一辈子。”
薛沁儿顿时俏脸嫣红,眉飞色舞:“有公子这几句话,姑娘们就是立即死了,也是开心死的!”
伸手捏了一下薛沁儿的小鼻子,李宪笑骂道:“都当团长的人了,说话还是这么没定准。什么死呀活的,简直胡说八道!”
薛沁儿嘟囔不已:“公子一走就一两个月,姑娘们每天都在念叨。人家只想当公子身边的小丫头,每天服侍公子洗漱更衣,端茶递水就好了,才不想当什么团长。”
李宪终于被这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逗乐了:“行,你就服侍着吧,我这段时间雷打不动,哪里都不去了!”
李宪回到白云山庄,是女兵营姑娘们最开心的日子。
只要来到白云山庄,李宪每天都躲在窑洞不出来,此前就已经形成制度。送水送饭就是姑娘们轮流伺候,然后在窑洞门口拉开散兵线,严防有人打扰公子“睡觉”。
按说这样的工作极为枯燥,但是姑娘们乐此不疲,谁也不能独占这份工作。
李宪虽然躺在炕上,而且紧闭双目,其实并没有睡觉,脑海里面始终保持高速运转。
他现在想的问题是,自己发明的榆木大炮是成功的,但是威力是不值一提的,虽然把敌人吓死了。
不错,榆木大炮亮相四次,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敌人吓死了,然后自乱阵脚全军溃败,并不是大炮有多厉害,其实并没有打死几个敌人。
“。
打火石!
李宪悚然惊醒:“打火机能够打火,就是因为打火石的存在。老子条件有限,无法制造Zippo合金打火石,并不代表就没有打火石!哎呀,老子真是个猪头!”
原来,李宪曾经专门命令邹吉的“飞狐镖局”,四处搜罗打火石,当初的想法是生产鸟铳装备部队。后来因为无法弄出铜管和铁管,美妙的想法变成了幻想,打火石这件事情就丢到了脑后。
打火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硬度非常大,超过了铁制的火镰。两相击打时,火镰表面会有铁屑飞溅出去。
撞击产生摩擦加热,这些铁屑的瞬间温度很高,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就发出了亮光,生成一种灰色的“四氧化三铁”,这就是打火石溅出火花的原理。
明朝末年,欧洲率先发明的燧发火铳,也就是后世发明打火机的原动力。先有燧发火铳,后有打火机,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固有轨迹。
“不行不行!”李宪刚准备冲出窑洞,顿时又冷静下来:“这事儿绝对不能着急,一定要再仔细想想其中的技术要点。”
让李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的关键因素,就是因为后世的燧发鸟铳,发火率不足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说,装备一百杆燧发鸟铳,第一次全体开火的时候,能够打响的不到一半。明朝军队后来被满清女真鞑子的冷兵器打得一败涂地,致命的问题就在这里。
当战马的冲刺速度提升到最大,留给炮兵的时间最多只有三十秒钟。如果不能用强大的炮火打垮敌人骑兵前锋,下场就是全军覆没。
“这他娘的绝对不行!”
李宪脑海中凸显一幅千军万马狂卷而来,然后从炮兵阵地上一漫而过的场景,让他越想越害怕,脸色都开始发黑。
“如果战局发展到需要老子的炮兵出场,面对的肯定是数千数万的敌人骑兵大规模集群冲锋。如果到时候炮弹不响,那就是自己作死啊!这个后果老子承受不起,一次都不行!”
如何才能解决天然打火石的发火率这个问题,成为李宪完善火炮之前,必须首先解决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