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2)
当天下午,由于是赵署长带强制性的“建议”,刑侦一处的刑警们全部到场。
刑侦一处是警署的精英部门,专与最凶残的罪犯打交道,很多国家都对其有一个特别的称呼:重案组,只是由于TMX市警署部门的特殊划分,称呼也有所不同,其实性质是一样的,比如李望龙的杀童案,若不是彭涛和李鹰插手,也本应该由一处负责。
精英并不意味会与柏皓霖合作,未到他那里作心理评估的20(百分号)的警员中绝大部分来自一处。
此时,柏皓霖站在投影仪前,先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他从警员们的淡漠神情和交臂的动作看出了他们的抵触情绪,柏皓霖不动声色,道:“上周司法部向议会正式提交了《沉默法》的立法规则,相必大家都觉得难以理解吧?”
警员们应声附和,一些人放下了环住双肩的手,卸下了防御。
“从李悝在春秋末期制定表明他是一名警长。
“意见谈不上,只是一些建议。”柏皓霖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是这样的,9月4日凌晨一点四十六分,我们接到一个匿名的报案电话,说东壁街268号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他说着将案件资料递给柏皓霖。
柏皓霖接过,翻开文件,看到了张辉所在社区的照片。
这是柏皓霖安排巡讲的第三个目的,若是自己主动介入张辉的案子,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疑的事,所以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办案警员的信任,让他主动向自己寻求帮助。
“匿名的报案电话?”柏皓霖重复道,“当时的录音资料可以借我听一下吗?”
“当然可以,”陈浩见柏皓霖感兴趣,像是见到了救星,“不过我和我的组员听过好几次,并没有发现什么。”话是这么说,但他还是拿出夹在文件中的光盘交给柏皓霖。
录音很短。
“您好,这里是11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我看到一个可疑的人进了邻居的家。”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但声音非常轻柔,听得出他故意压低了声音。
“请问您的地址是?”
“东壁街268号3幢101号。”那人说完就挂了电话。
“录音太短了。”柏皓霖带有歉意地说,“你们有交给影音检验处分析过吗?比如背景音、电话来源等?”
“有的,电话是从离那个社区不远的投币电话打出的,我们也找过监听专家,但他们说无法通过低语来判断其身份。”
“尸体方面呢?”柏皓霖又翻到法医报告。
“死因很简单,利物刺入心脏致死,凶器上只发现了死者的指纹。”
“毒理检验呢?”柏皓霖又问。
“毒理检验?”陈浩重复道,不知道柏皓霖为何如此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