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过分!父皇他居然开挂 第359章 岑伊伊携银两归京

岑伊伊携银两归京

见云舒迟迟没有动作,那匠人似乎也猜到了什么,小心翼翼地主动请缨道:

“其实这剑铸成之后,小的就已经试过好几次了。”

“行吧。”

这人铸剑的,况且之前就已经试过了,肯定比她一个外行懂。

云舒毫不犹豫的就把剑递给了他:

“你来。”

“是。”

那匠人双手接过长剑,细心地等到云舒他们都退开了一段儿距离之后,才一手长剑一手刀的用力砍了下去。

金属反射出来的刺眼光亮让云舒下意识地错开了视线。

然后下一刻,她就听见了一道清脆的金属落地声——

是半截断刀。

刀与剑刚才那一下的碰撞,刀身断裂得十分彻底,反观长剑却未损分毫!

云舒惊奇地盯着那宝剑看了一阵儿,不信邪的又亲自上手试了试。

但那一剑挥出切断断刀的时候,竟是与切豆腐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果然是一柄宝剑!”

“这剑,有可能量产吗?”

“回殿下,这个不行的。”

“这柄剑是用玄铁锻造了足足半年的时间,才最终成型。

先不说那玄铁精贵难寻,便是那玄铁堆成山了,半年一把,还不一定能成的速度,想要量产那也是不可能的!”

“宝剑嘛,自然是要难得一些的。”

云舒理解地点点头:

“这样也好,若它真能量产,本宫倒是不好再拿它送给伊伊了。”

她将长剑收回剑匣子里,径自背到了身后:

“这剑本宫带走了,回头本宫再让人额外给你送一份赏银过来。”

“多谢殿下赏赐!”

云舒却是已经背着剑匣子,利落地转身离开了。

这宝剑都已经做好了,也不知道伊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若能赶在除夕之前就好了。

……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听到了她的碎碎念,

第二天云舒照常到御书房去当牛马的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了一阵不算小的动静。

没过一会儿,李德海就满面笑容地迈着小碎步进来了:

“陛下,扬州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武安侯府家的嫡小姐昨日带着从倭国挖回来的第一批银矿靠岸了,

恰好柳家商队当时也在扬州,他们直接开着上个月刚到手的蒸汽大货车,把岑大小姐和部分银子全部带回京城了。

如今岑大小姐就在外头候着。”

“快让她进来!”

再加上七国归降之后,治理这些地方也处处都是大笔大笔的开销。

饶是国库这两年已经富裕了不少,这一连串儿的操作下来,也快要吃不消了。

她如今……

宣武帝沉默了。

从前在云舒面前都软软糯糯的小包子,如今面对着宣武帝,也能条理清晰,不卑不亢地行礼陈情了。

“臣女岑伊伊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武安侯世子呢?”

“回陛下,倭国矿脉众多,父亲担心会有宵小之辈动了歪心思,再生事端,坚持要亲自守在岛上。

只是因为挖出的金银过多,根本无法一次运回天盛,因此特派臣女先行带回一批。”

岑伊伊从怀里取出一份账册,恭恭敬敬地呈到宣武帝面前:

“这是臣女父亲亲笔写下的账册,还请陛下过目。”

“账册?”

宣武帝翻开册子,乍一看只觉得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儿。

但再仔细看过去,却发现这仅仅只是写明了每艘船上具体的金银数额。

第一批总共一百三十八艘船,

其上金银加起来共计三亿五千万两白银。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两年已经被云舒养大了胃口,

“听说倭国金银矿脉极其丰富,可如今这样一看,却又好像没有多少。”

“那是因为她只带回来了很少很少的一小部分。”

云舒虽然没有看见账册,却也能大致猜测得到:

“蒸汽大轮船目前还没制造完成,伊伊他们之前带出去的小船根本装不了多少银子。”

岑伊伊:“?”

谁在说话?

她怎么好像听见了太女殿下的声音?

“我在这儿!”

小书桌后面,云舒好不容易把堆积成山的折子扒拉开了一条缝儿,就见岑伊伊正茫然地四下寻找着她的踪迹,

云舒笑吟吟地从缝隙里头伸出一只手,冲她招了招:

“我刚刚说的没错吧?”

顺着那只手,终于在夹缝中见到了云舒的岑伊伊:“!!!”

她本来以为自己随军前往倭国,每日勤勤恳恳地练功习武读兵书已经够不容易的了。

今日一见她才发现,真正不容易的还得是太女殿下啊!

怎么就能有那么多折子,直接把殿下整个人都埋里头了?

岑伊伊大为震撼地盯着那堆奏折缓了好一会儿,这才艰难地点了点头:

“回殿下,臣女这次带回来的,的确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甚至远不足十之一二。

可能……百中之一?”

“原来如此,此番辛苦你父女二人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