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蚁贼 第232章 群英

群英

王士诚、续继祖等亲把邓舍一行人送至住处,这才分别回府。田家烈、姬宗周随着王士诚一道,王士诚问田家烈道:“方才席上,你为何对吾使眼色,不叫吾答应燕王?燕王对孛罗与察罕将有内讧的分析,你以为不对么?”

田家烈道:“不是。”

王士诚不禁奇怪,问道:“那是为何?”

“大都,乃鞑子的京城。囊日刘太保三路北伐尚且不能成功,况且今日?此好高骛远者是也。燕王言辞虽然蛊惑,实在不值得相信。吾料他不过借此拖延时日,不肯就走罢了。”

虽然受了杨万虎一顿责骂,田家烈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他固执己见,说道:“燕王此次亲提军马前来,必然有诈。吾观他席上讲话,言辞闪烁。主公不可不防。需得日夜督促,催他速定倭乱,并严加看守,及早请他往去安丰。”

王士诚怫然不乐,又问姬宗周道:“知礼,你以为呢?”

“彼若有诈,杨行健岂会与田公辩论不休?彼若有诈,杨万虎岂会与陈元帅刀兵相见?彼若有诈,燕王岂会与主公论天下英雄?”

王士诚以为然,挥了挥手,道:“燕王仁义,名不虚传。吾今日席上与他多有叙谈,凡吾所问,他必有回答。着实难得的诚实君子。”田家烈拽住王士诚的马辔,还要谏言。王士诚妥协地退了半步,道:“日夜督促,催海东速定倭乱,你可以去办。但是燕王远来为的助我益都,人需知恩回报,请他早走的话,以后不许再提。”

“主公!”

王士诚又不耐烦起来,他学着姬宗周的语调,反问田家烈道:“彼若有诈,岂会轻骑见吾?”自以为学的不错,甚有文气,哈哈一笑,绕开田家烈,打马一鞭,由侍卫们前呼后拥着,纵马远去。

……

王士诚把邓舍安排在了迎宾馆内,与其同时,邓舍与罗国器等也在谈论王士诚。

罗国器问道:“主公以为,王士诚是一个怎样的人?”

邓舍来山东前,根据通政司李首生收集的情报,对王士诚做过研究。他道:“正如先前的判断。士诚为人粗略,有勇武,好勇士。粗鄙少文,仰慕文雅。闻言辄喜,胸无定谋。待人以诚,御下以宽,虽能养士,不能用也。”

“为何说他闻言辄喜,胸无定谋?”

“士诚居益都快有一年了,一直不曾见他有开疆拓土的动静。由此可见他的志向不在开疆,而在守成。今日闻听我说攻打大都,他却闻言意动,竟至眉飞色舞。是以,我说他闻言辄喜,胸无定谋。”

“为何说他虽能养士,不能用也?”

“今日宴席。有两件小事,不知诸公注意到了没有。其一,田家烈与杨公辩论,士诚多有不耐,然而却一直隐忍未发,不曾加以斥责。是其能养士也。其二,杨将军与陈猱头刀兵相见,士诚阻拦,陈猱头悻悻然有不情愿的神色。令行做不到禁止,是其不能用也。故此,我说他虽能养士,不能用也。”

诸人拜服。“主公高见。”

杨行健道:“那么,请问主公。益都人物如何?”

“田家烈貌不惊人,口若悬河,敏而有捷,善辩能谋。姬宗周相貌堂堂,终其宴席,一言不发,虚怀若谷。续继祖敞胸露怀,豁拳猜枚,从头到尾与诸位拼酒不止,对田家烈与杨公以及我与士诚的对话丝毫兴趣也无。是个莽夫,不足重视。

“陈猱头有壮气。杨将军面斥田家烈,他闻言而怒,厉气作色,是员虎将。”

杨行健听完,不由拊掌欢喜,道:“主公有这样的眼光,看人如此的准确。王士诚碌碌之辈,与主公相比,简直天壤之别。益都是我山东的囊中物了!”

多半年来,罗国器屡任大事,又是出使浙东,又是参与政务,他本来性格就谨慎,现在愈发的深沉。他道:“却不可轻视。席上田家烈屡次挑起话题询问主公来意,又一再追问主公何时会走。他定然看出了些许的虚实。主公,此人乃王士诚的谋主,万万不可大意。”

“罗公有何对策?”

“事宜缓不宜急。过急,只能更加地激发田家烈的怀疑。当缓而行之。”

“怎样缓行?”

“一方面,继续依照原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实行下一步行动。另一方面,吩咐李首生,要求他仔细打探,务必探明田家烈的动静,以免他在背后向王士诚搬弄口舌,坏了主公的大事。同时,走一走通政司已经买通的关系,争取对王士诚的判断施加影响。”

邓舍点头称是,道:“既如此,便遣人暗中与李首生会面,把罗公的提议转告给他,叫他见机行事。

“至于其它,诸位,便按照原定计划,依计行事。罗公,交好地方由你负责。王公,杨公,交好鞑子旧官,由你负责。任忠厚,你久在山东,当与李首生一明一暗,配合罗公、王公行事。阿虎,你是山东人,从龙,你也曾在山东待过,交好益都武将,由你们负责。

“另外剿倭事宜,刘将军,你即刻赶回莱州水师驻地,与扮作倭寇的陈良、藤光秀继续商量着来办。三两日内,给我打一场漂亮的胜仗出来。要鼓舞鼓舞益都的士气,坚定一下他们对咱的信心。”

诸人凛然应命。

佟生养没分到任务,他问道:“俺呢?”

邓舍一笑,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随我吃酒饮宴。”吃酒饮宴之余,兼与毕千牛一道负责贴身扈卫。

邓舍军中山东人不少。

罗国器出身尼山书院,杨万虎本山东土著,后来因犯事,被流放东北。郭从龙河北人,当年河北战乱,他称了流民,一路流离向东,曾在山东待过一段时间,后来才到了辽东,又辗转去了平壤。

他们三个人各有所长。罗国器与山东士子相熟,他的老师、同学遍布山东各地。杨万虎、郭从龙骁勇,战功卓越,武将们比的就是勇武,他两人刚好合适。并且,设若有急,就凭他两个,千军万马也能护着邓舍杀出一条血路。

昔日山东,毛贵掌权的时候,他任用了很多蒙元的旧官。姬宗周就是其中之一。

王宗哲有蒙元状元郎的身份,连中三元,与姬宗周等这些旧官交往起来,事半功倍。但是他的才干有些不足,所以需得有人相衬。杨行健出身书香门。在益都算是有头有脸的名门大户。

田家烈心想:“刘家何时与海东相熟?”指使随从过去询问。

没多时,随从回报:“海东来的贵客里,有一位罗大人,与刘家的公子曾做过同窗。又有一位佟将军,也是女真人。昨天,罗大人拜访了刘家公子。刘家公子今日回拜,遇见了佟将军,言谈甚欢。

“因刘家已经多时没见过辽东的族人了,故此,刘家公子请佟将军去他府上一叙,见见家中长辈。那后边一乘轿子,坐的便是佟将军;中间那乘是刘家公子;前边那乘是引路的。”

“噢!”

原来是族人相认。田家烈没有多想,缩回轿中。待佟生养与刘家公子过去,轿夫们抬起轿子,他继续前行。翻着沧州的军报,他打算从头再看一遍,没看几行,忽然心中一动,隐约觉得些许不安。

“怪哉!却也蹊跷。”

他略微呆了一呆,那不安即稍纵即逝,寻不来原因。到底心思全在田丰身上,他摇头失笑,不再去想,很快,沉浸入了对军报的分析之中。

--

1,刘家本为女真族,祖上曾随张弘范、伯颜攻宋,立有功劳,成宗年间,任过湖广平章。

“刘国杰,字国宝,益都人。女真族,本姓乌古伦,后改姓刘。由军卒升至益都新军千户,先后随张弘范、伯颜攻宋。后为汉军都元帅,……,又任湖广左丞,……,成宗时,加湖广平章。”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