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主宰江山 第九百章 拿破仑有‘资格’了……

拿破仑有‘资格’了……

人生就是如此的神奇。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就能让一个蒙尘的明珠散发出刺瞎人眼的光芒。

当然,你也可以说是金子迟早就会发光。

拿破仑就是如此。

他是奉调前往一个海防部队去的,但是他在土伦,在途中碰到了他的同乡、老朋友萨利希蒂。

拿破仑碰没碰到进攻土伦要塞的革命自卫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萨利希蒂,萨利希蒂拉了他一把,推荐年轻的拿破仑接替了马尔田少校的职务。而那位马尔田少校在之前革命自卫军进攻奥利乌尔的战斗中,虽然努力奋战,也的确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却将手中本来挺强大的炮兵部队、火箭炮部队拼的一干二净,自己也身受重伤致残。

炮兵是陆战中的强大火力支柱,在攻城作战中尤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自卫军中的军官们都在为难,担心找不到一个能够顶替马尔田少校的人物。没有一个精通业务的炮兵指挥官,要想攻克土伦要塞,简直是一桩难以设想的事情。

而反观反法联军,他们在英国舰队的支援下,控制着从法朗山地到马尔博斯克炮台的整个地区,依旧占据着可以控制土伦港大、小停泊场的克尔海角和塞佩半岛。同时,反法联军的后续增援部队也陆续到达土伦,自卫军收复土伦的前景十分黯淡。

可就是这个根本谈不上机会还是火坑的‘推荐’,让拿破仑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选段。

然而不同于历史上的那个拿破仑,土伦战场上的拿破仑虽然跟历史同期的哪一个是一样大的年纪,但内芯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了。因为他的人生中多了一场为期三年的东方经历。

在中国的那三年时间中,拿破仑了解了很多中国的历史,更认识到了很多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比如秦始皇,比如刘邦,比如李世民,比如朱元璋,也比如当今的中国陈皇帝。

中国有着世界上传承最最详尽的历史记载,无数闪耀青史的人物都有着属于他们的传记。

这也是陈汉文教部的一个负担艰巨的任务,除了修史之外,除了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外,陈鸣给文教部下达的又一个命令就是让文教部组织编撰历史人物传记。

拿破仑在中国的三年时光中,他从历史上吸取了太多太多的营养,这大大开拓了他的眼界。

横向比较来,凯撒、亚历山大的战绩,凯撒的丰功伟绩,与秦始皇一比,谁胜谁输呢?

并且中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个蒙古帝国这样的怪胎。虽然中国人就蒙元的地位,是不是属于中国的历史还有不小的争议,但在拿破仑眼中,那蒙元明明就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拿破仑是西历的九月才正式登上土伦战场的,首先他需要重整炮队。

马尔田少校将手中的炮队拼的一干二净,然后他是重伤进了医院,可炮队就这般的烂在了那里。拿破仑接手的是一个奇烂无比的烂摊子,那里的炮兵形同虚设,既无足够的火炮,又无充足的弹药,在他到来以前,所谓的炮兵部队就只剩下了几门破破烂烂的野炮和臼炮,由一名低级军官一筹莫展地看管着。

士兵也没有起码的素养,有经验的炮手在之前的战斗中都阵亡的差不多了,这些人都是后来拨到的。可他们不仅在之前没有经过认真的训练,来到炮兵部队后也没有经过认真的训练,他们既不会使用火炮,更不懂得如何修理。更可笑的是,拿破仑的上司卡尔托将军,非常缺乏炮兵方面的起码常识,对他那很少的几门炮,连射程有多远都一无所知。

要是一般的人,面对如此一个烂摊子,已经失魂落魄,对工作彻底不抱希望了。

可是拿破仑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他是一个有作为的人,面对如此的场面,他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刘跑跑,百折而不挠;他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张巡,忠于职守,至死不渝。拿破仑是一个杰出的英才,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展开非凡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首先,他想方设法的从附近阵地搜集各种火炮。在不长的时间里,便弄到近百门大口径火炮,其中有远射程的加农炮,有发射24磅炮弹的重炮,还有大量的弹药。

巴黎对‘收复土伦’是十分看中的,拨调来了海量的物质和人力。东西都有,就看你用心不用心。

接着,拿破仑派专人到里昂和格勒诺布尔等地,搜集一切有用的军械器材,认并且在奥利乌尔建立了一个有80名工人的军械工厂。为了解决炮兵的机动和工事构筑问题,拿破仑征用了从尼斯到瓦朗斯和蒙彼利埃一带的马匹,并在马赛安排生产了几万个供修筑炮垒用的柳条筐。

拿破仑不仅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而且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经常深入士伦前线,和士兵滚在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表率作用影响士兵,激励他们的干劲和革命精神。不久后,接替卡尔托担任司令官的多普将军到来了,无能的卡尔托滚蛋了。而多普将军在他后来回忆拿破仑时,曾万分赞赏地写道:“我发现,他总是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即使需要休息,也是裹着大氅,睡在地上。他从未离开过炮群。”就这样拿破仑的惊人才干和废寝忘**神,很快地在法国士兵中传开了。他博得了上级的器重和赞赏,不久,被晋升为炮兵中校。

……

驻欧办在当初撤离了法国之后,就再没有将核心机构再度搬回巴黎。

虽然外交部并不想把驻欧办的地点放在英国的伦敦,因为躲在这里的满清遗老遗少真的不少,但是环看整个欧洲,除了伦敦之外,真的找不出更适合的地方了。

普鲁士是反中国的,欧洲地区热炒‘黄祸论’的时候,普鲁士在中间是摇旗呐喊。到现在两边也没有建立起太过正规的外交关系。

而维也纳对华人的态度也不怎么友好。他们可是奥斯曼帝国的主要敌人之一,而中国确实奥斯曼帝国的好朋友和忠实盟友。

如此情况下,荷兰与西班牙那都不适合,葡萄牙又太过于偏僻了,意大利也是如此。莱茵的德意志小国们十分的不保险,还驻欧办还真的非伦敦不可了。

去年冬天,驻欧办就收到了国内的重要指示,务必紧盯着法国的一举一动。这当中陈鸣还特意点出了土伦。

后者那是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母港啊。

驻欧办一开始是根本没有想到的,土伦怎么可能有危险呢?法国人不至于这么混乱啊。

但是当土伦要塞对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投降的时候,驻欧办的一干人心服口服了。皇帝的目光真的很长远,也很有主见性,说土伦要出问题,土伦就真的出问题了。而且这‘预言术’是在一年多前就给释放了的。

等到揭阳王陈瞻不远万里的赶到欧洲的时候,圣诞节都过了第四天了,按照农历,中国的腊月也就要来到了。陈瞻第一时间就同驻欧办取得了联系,同时也了解了一部分驻欧办的职责。

于是他看到了土伦战役相关的记载。

然后就发现了拿破仑。

“从中校直接提升到少将?”

陈瞻为这个土伦战役的法军头号功臣的人生经历之丰富感叹的同时,也不由得为拿破仑的青云直上感到不可思议。从中校直升少将,这跨过了三个台阶啊。

中校到上校,上校到准将,准将到少将。

而在就是拿破仑这个中校军衔,也同样是在这一场土伦之战中挣得。

“这人对咱们的感觉怎么样?”

“如果他对咱们的感觉不错,那么可以积极发展这一条线。少将军衔,这已经是一个可上可下的位置了。已经有了可投资的资格!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收到过国内的招呼,反正我可以先给你们透个口风。当今的皇帝对法国人在北美的那块地,是垂涎三尺。本王也是饥饿难挨!”

六个王叔的封地是有了,但他们这班兄弟们的封地还没个着落呢。而要是法国人愿意把路易斯安那交易给中国,这真的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买卖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