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主宰江山 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常

日常

崇祯纪元最后一年的秋天,在四川藏地交界兴风作浪有些年头的大小金川跪了。他们被山地师拖着大炮,带着火箭部队,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扫荡一空,而在这之前整个川西的改土归流工程就已经在火热进行中了。那些在复汉军扫荡大小金川的’的感觉,作为代表的他显然没有立刻就掌控到自己本身所拥有的力量。然后他利用仅有的几天假期,跑了一趟罗田老家。

兄嫂张有利和张王氏依旧在桃花集住,但张家的房子已经不再是先前的土墙草房了,而是窗几明亮的青砖大瓦房。这几年不说张有财时不时的寄钱回家中,就是张大山挣下的产业也足够张有利和张王氏跑步进入小康社会了。

看到兄弟回家来,张有利高兴地很。晚上吃饭,请了周边几个相熟的邻居长辈,张王氏更张罗了一大桌子菜,整鸡整鱼,鸭子羊肉和猪头,对比张家原先的过活,这日子真真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底下。

喝的酒也不再是便宜的散酒,而是旧都出的名酒宝丰酒,放在他和大侄子参军之前,张家不要说喝这种好酒了,就是连装酒的瓷坛子都买不起。

这几年,桃花集这里的居民因为有着张家这个实打实的例子,对于参军的热情极度之高涨,而收获的结果虽然有好几家的大门上给打上了烈属的铁牌子,但整个桃花集的民生也因此得到了极大地好处。

张有财从军衔职务上都比不得他大侄子,但张有财也是中士了,而且他人在湖北陆军一师的师后勤部里,个人的生命保证比之张大山可强的太多了。

一些百姓人家,当自身的贫穷得到了缓解之后,他们就会盼着儿子、丈夫的安全。虽然这算是人之常情,但也算得上‘知恩不报’了。而相对来说,张有财是凭着自己的聪明脑瓜进入后勤部的,这就最可心了。

张有财现在就等着部队整编呢。太子殿下明年登基后,全军上下肯定会有一个大整编,到时候他落脚就算稳定了,就可以考虑成家立业的事儿了。

“时来运转,时来运转啊,老张家真的是祖坟冒青烟了。有财啊,你跟大山在队伍上都混的风生水起,你大哥也不差,马上也是邮局的副局长了。”

在中国这个国度里,不管是这个时候,还是21世纪,亲戚当官了,发达了,那对于自身来说都是与有荣焉的庆事儿。现在这个高兴地眼睛都眯起来的老人就是张家的长辈,看瞅着张家这几年日益兴旺发达,他自己的孙辈借着张大山的光,也往部队里送了去俩个,一家子人的生活立刻就好转了。之前六十多年都没穿过几件好衣服的老人现在连鞋面都是细布做的。现在怕是老人家立刻就咽气了,也是含笑而逝。

没有人不知道给孩子吃肉吃蛋吃好的身体好,没有人愿意晚上睡觉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咕叫,这个时代的农民一天吃两顿,那绝不是为了减肥,而是没有的吃。虽然早在明朝的时候江南富裕地区的农民就已经一天三顿了。但是在这个时候,在罗田这个原先的穷地方,在桃花集这个穷地方里的穷地方,一日三餐那只能是农忙的时候才有的待遇,而且就算是农忙时候,那。

但那又怎么样呢?有第一次犯错就有第二次,等他自己觉悟的时候,抽身已经乏力,或者是他自己舍不得抽身。这些在战场上没有倒下的英雄最终实在了复汉军自己的枪口下,很悲凉,很有教育意义。让张有财时刻谨记教训的同时,也打开了他脑子里固定的枷锁。

“有财说得对,我有着条件凭啥不用呢?”得到了自己亲兄弟大力支持的张有利兴奋了。他拉着张有财的手说起了自己上位后的计划,他首先要搬家,他准备在罗田买下一个院子。

“大海、大江都给送进了技校,但大河的年纪还小。这两年我让他跟着田秀才识了几个字,等到了县城,我就把他送到学堂去。”

“三哥,大河都快十岁了,年纪有点大了吧?”学堂一年级的小娃娃好像才六岁。

“大就大点。学到学问是真的。现在田秀才那一套不中用了,连孔圣人家的爵位都给断了,朝廷还说什么君子恩泽五世斩断……”

“那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对,就是这句话。反正都一个意思。现在孔圣人家的国公爷都没有了,孔圣人也不圣了,不然我就请了那田秀才来做馆了。我给你写信说过,前年族里都想起一所族学了。现在孔圣人的学问不管用了,那就让大河学管用的学问。”

“今后啊,你跟大山当兵,是从武的。大海大江呢,就随他们混,把朝廷那五年的工期结束了,看他们的造化了。要是能进朝廷的工坊,也不失为一条路。”现在技校里出来的学生要先给陈汉效力五年,当然工钱陈汉还是给的。

“大河就走文的。你知道,这小子从小就机灵,是块读书的料。当来考进士做官……”张有利完全陷入了自己对未来的遐想中,没有看到身旁自己兄弟那一张无语的脸。

做官,从文,考进士,自己大哥以为现在的进士还跟前几年时候那么容易考中吗?

就当初头三届的水准,张有财觉得就现在自己这水平,都能考上‘算术科’进士。但如今他要是真的下场去参考,能不能拿到秀才都说不准呢。

而且张大河,自己大哥怎么就看出来那小子是个读书的料呢?他何止是机灵啊,还滑头的很。

张有财嘴上附和着自己三哥的话,但心里有种感觉,将来啊,自家三哥家里肯定会因为张大河读书的事儿,给闹得鸡飞狗跳不可。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