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收川藏之地
时间进入到七月里,复汉军与东北清军的战事,暂时告一了段落。
夺取了承德、建昌后的复汉军没有继续向东北进攻,山海关处复汉军的攻势也停留在了秦皇岛。永珹和八旗残部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盛京安置下来了。但复汉军的威胁始终选在永珹的头上,他一边下令在锦州、牛庄一带修筑工事,另一边则将大凌河马场的战马大批的转移到更北方去。
后者是满清的三大马场之一,跨地二三百里,这几年的战争里满清年年从大凌河调马,可至今这里依旧养马一万匹以上。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大凌河马场采取半年牧放、半年圈养的方式,即每年四月至九月出圈放青,十月至来年三月在官庄圈养。七月的时候正是马群放养的时间,要将这上马匹马调到更北边的吉林区,可不是个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事情。
而且永珹还下令向更北的吉林、黑龙江乃至外东北开辟农庄,八旗向北迁移,联合这马场也在往北前,显然他是在为下一步继续北蹿做准备。
复汉军的进攻清军真的抵挡不住,他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北上,如果复汉军再打过来的话。就拉长他们的运输补给线,拉到他们难以维持,这才是清军唯一的生机。除了接着逃,永珹别处开口道:“索诺木与僧格桑都是藏人。四川西边的土司十个里头八个藏。我们打掉他们应该不难,但现在我们正指望着章嘉三世联系西藏达濑班缠,直接动手影响可不太好啊。”如果因为大小金川土司的事情而影响到了藏地,那就有点因小失大了。
“可是要放任彼辈,岂不是灭了我们自己的威风?”军方的人果然持强硬态度的众多,高元厚、陈开山都站出来支持高平山。
陈鸣一时间拿不定。他已经不是三年前的他了,要是那个时候的陈鸣处在现在的位置,他根本考虑都不考虑,就会给攻略西南的嘉三世的路径搞清楚藏地对于大小金川们的态度后,再视情况而定,更具利益化。这会显得复汉军挺尊重藏地的么。
“殿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如暂缓一缓。就如殿下所言,先探一探藏地的看法。而老臣以为,殿下只需要缓上一缓,届时索诺木与僧格桑皆会自寻死路。”
“殿下,此二土司之所以被满清兴兵围剿,可不是大小金川明火执仗的起兵反清,而是他们私下攻打别的土司,兼并土地和奴隶。”当然满清要搞‘改土归流’也是一个原因,但那个时候这改土归流还没到他们头上呢。
冯廉捋着山羊胡笑的很轻松,“索诺木与僧格桑皆是野心勃勃之辈,一如其父祖。殿下只需让嘉三世来试探藏地的意思,然后好再做决断。老臣敢言,索诺木与僧格桑必会趁此机会攻灭周边其他土司。”
“索诺木与僧格桑虽是土著,但并非不识天数之人,所求者也非割地称王,而是想要扩大家族领地,谋夺更多的奴隶、财富。
与彼辈看来,新朝初兴,要安定蒙藏,能不动刀兵,怀柔安抚,自然为上策。
他们只要赶在我朝与藏地商定主意前,选择归降。我朝为了藏地安稳考虑会容忍一二,藏地从自己本身的利益出发也会对他辈表示支持……”冯廉轻声的笑了笑,“那自然会如他们所愿,名利皆双收。”
“当年乾隆平大小金川之役,莎罗奔势穷而降,乾隆为了拉拢人心,即使再恨莎罗奔也饶了他一命。那土司之位还是他的子孙继承。索诺木、僧格桑未尝不想着故伎重演。”从隋唐开始,这中央王朝对于偏远偏僻之地的土司就都行之以宽,不少人都把这个‘宽’字当成万世不易的真理了。
陈鸣手指头在桌面上敲了有敲,脑子里翻转着旧日的记忆,好像满清跟大小金川打起来真的是因为大小金川私下攻略周边的土司,而不是大小金川直接叫嚣着要‘反清独立’。
他记忆里的大小金川最深刻的印象是与满清的前后两战,搞得大青果和乾隆狼狈不堪。脑子里一想起大小金川那就是反清的,反倒是将真正的原因给忘了。
“欲擒故纵,钓鱼上钩?倒是不错。索诺木与僧格桑要是真的为了夺地盘,现在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大、小金川地处四川省西北部,山高水险,约3万户藏民聚居其间。在整个四川土著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巨头。“可是如何让其自寻死路?”
“殿下,索诺木与僧格桑是藏人,其周边的土司也是藏人啊。”
冯廉不知道大小金川的土兵有多么的厉害,也不知道大小金川的地形有多么复杂,可他知道复汉军的厉害,见识过复汉军的火龙弹的威力。他还知道复汉军在西南有一支专门用于山地作战的部队。
“只要那些土司对藏地哭诉,达濑断无全力支持大小金川的道理。”达濑是主政的。
“而我朝天兵要荡平大小金川还不是易如反掌?”
“届时借此之威,即可尽收川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