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归
安南,谅山。枪炮声激烈。
郑主的讨伐军与山里头的残清军正在激烈的交火中。
自从去年开始,把下龙湾和鸿基煤矿卖出一个好价钱的郑主就对谅山里的残清旧部态度越发的强硬。北郑的新军也正式的成军了,而且人数不少,火枪兵加炮兵,足足一万人。为了向中国购买更多地火枪,郑森把王府的家当都恨不得全当掉,最后更是以割让鸿基城北方的一块土地为代价换来了火枪火炮,并且由手下的头号名将黄五福来担任大将。
这位在北郑地位比之北宋的童贯都要尊贵的北越晔郡公,在郑森的老子郑楹时代就是北越最为重要的大将之一。随着名将范廷重的病逝,宦官出身的黄五福已经成为郑主最为倚重的大将了。其养子黄廷宝受封晖郡公、黄廷体受封体郡公,门下还有硕郡公黄冯基、琏郡公丁锡壤、鹏郡公阮有整等人,操纵军政,权倾一时。
作为一名传统型将领,黄五福对于近代军队的列兵线和火炮的使用自然不怎么在行,但不是有复汉军派出去的教官在么。随着新军的作训完成,这些人就转职成了黄五福的参谋了,北郑对谅山当中的‘儒门三杰’的围剿也进入了倒计时。
郑森最初到不想真的跟陈杰、吴熊光、杨正杰带领的清军残部作战,现在南面的广南国一蹶不振,被起义的西山军打的节节败退,在郑森看来,这就是他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他绝对不想把精锐的新军放在谅山这个位置。
就像当初明乡人一样,山里头的那些人也可以迁移到平原沃土做‘清乡人’么。然后军队调入前线,三杰们也可以都安享富贵,甚至在北郑为官。但是陈杰他们严词拒绝了这一点,这么一来郑森就只能打起精神对他们下手了。
从广西狼狈逃到谅山当中的‘三杰’残军,这两年的休养生息下已经恢复了不少元气,更不要说北郑与复汉军水陆贸易大开,三杰的残军从中受了很大好处。他们手中的银子可以卖到粮食布匹食盐和药材等等所需要的生活物资,也可以从莫名的渠道卖到各种军火。实力有所恢复的三杰残军不能也不敢调头北上,他们的目标就只能是向南,至少要从郑主手中夺取一块可供他们生存发展的区域。
郑森也不愿意自己大军正在南面攻城掠地的时候,背后被他人捅了匕首。所以两边的战争就再度拉开了序幕了。
北郑新军的一个队利用山野上的植被作掩护,悄悄地逼近残清军的前凸阵地,但是被残清军的炮兵一阵狂轰猛打,一个队一百来号人连放一枪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迫向后撤去,带队的正副队官一死一伤。
接着营官亲自率领军队发起嘉三世,已经进了张家口!不日就将抵达北京,然后在与太子殿下一阵儿座谈之后,启程南下南京。
有消息传出,汉王殿下已经准备在南京修一座密宗佛寺了。
南面传到的消息让天底下的汉人都非常得意,一支被驱除出国的残军,都能打的安南堂堂郑主愁眉不展,丢城失地,中国很强大!
北面传到的消息这让无数人为之欢呼,章嘉三世的抵到几乎代表着蒙古部族的臣服,至少是内蒙地区的大部分蒙古部落的臣服,这有着很强大的代表意义。
对于复汉军的‘天命所归’虽然只是锦上添花,但这朵花也是一朵非常非常娇艳的牡丹花。
很多人都知道,就在五月初十的《中原日报》上,二版有一个不大的方框,里头写了一道消息,复汉军骑兵旅将扩充为骑兵师。由原旅帅陈开山担任第一任师帅!
这是一个篇幅不大的消息,可是同一日的《军报》上却用了半个版面的宏篇大论讲述了骑兵师和马源,以及马场的建立和马种的培育工作。里头很清楚的表明一个道理,复汉军扩充骑兵部队的战马那就是来自蒙古,来自张家口。
随着这一消息,整个南京的牲畜价格跌落了一成,其中马匹的价格跌落了一成还多两厘。
谁都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骡马牛等大型牲畜的价格会越来越低,这就是影响力。
……
太原城一处侯家别院里。
带着一脸疲惫回到家中的侯兴域将丫头端上来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就瘫坐在了椅子上。
侯兴域整个人真的很疲惫,但他的精神很振奋,因为今天那第一批二十万两数额的银子他终于送交了太原城里刚刚成立的中华银行山西省分行。
二十万两银子,整整一百个箱子,二十五辆大马车,他换回了什么呢?三十张‘一万元’面额的银圆卷。
“爹。”候泰来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汗珠子,刮光的脑袋上隐隐起了一层黑发茬。
“老大。去把火盆取过来。”
“爹,爹……”二儿子侯恩来领着下面四个弟弟也过来了。
侯兴域振作起精神,把三十张债券掏了出来。火光在火盆中燃了起来,映照着侯家父子七张三分不舍七分如释重负的脸。
“烧吧,烧吧。过去的一切全都烧了,干净了,真的干净了!”
这只是侯家的第一批银子,今年他还要再搞出三十万两银子,到了明年,把一百万两银子彻底清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