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主宰江山 第三百零二章 影响力

影响力

感谢‘酷爱风行’588打赏

二月春风吹绿大地的时候,复汉军要北伐的消息已经从江南传遍了整个中国。

一支支军队从江南回缩到南京——镇江——江阴一线,复汉军要长久占据的地盘似乎只是太湖西北一带,常州、镇江、江宁三府,外加一个江北的扬州府。

一支支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向南京开拔,就算是许多的中层军官也不知道陈鸣的真实意图,他们还真的以为复汉军要大举北伐了呢。一时间杀进北京城,打上金銮殿,成了很多士兵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嘹亮的军歌声从杭州响彻到苏州,从太湖响彻到长江。杀气腾腾的战意,刚强雄武的军风,为文弱的江南沾染上一层血勇的瑰色。这种从万千将士内心深处迸发出的力量,跟复汉军这支在江南纵横驰骋的军队一起,深深的印刻在了江南百姓的心头。

这是勇武的力量,是不同于文笔书墨的另一种魅力。只可惜,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与汉唐时期的前辈已经完全不同。汉唐时期的遗风早已经消磨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抚民’早已经成为了无数读书人只存在于脑子里的‘遐想’,他们连‘驴子’都不会骑!

当一支支军队完全汇聚到东西从南京到江阴,南北从南京到太湖这片不大的地域里时,无数盯着江南的目光似乎正是这家茶楼的老板。来到广州的何华章按照陈鸣的吩咐,低调行事,守着茶楼收集消息即可,什么时候陈鸣要他再嗨起来,自会有指令送到。何华章依旧是暗营最高级别的密探,陈亮都没资格直接指挥,这样的宝贝没一个指令都需要陈鸣亲自发出。

最近几日,广州市面上突然传出了英国人与满清官府达成了军火协定,卖给了官府二十门大炮和相应的炮弹火药,然后官府就这些大炮弹药送到了福州,福州守军就是靠着这批大炮才勉强撑过了天地会的上一波强攻。

这消息一被曝光,立刻就引起了广州市井的轰动。要知道,天地会广州也有。而且福建的天地会义军明显有复汉军的撑腰,连混元教那丑了名声的队伍,陈鸣还扔出去了一个山东总兵呢,张球那股洋匪也给出了一个东南水师提督。那福建台海的义军听说都送了女人给陈鸣,关系密切着呢。

福建义军如果攻破了福州城,那意义绝对重大,也必然是复汉军乐意看到的。结果英国人从中插了一刀,搅了大好局面,复汉军能忍吗?绝对不能忍。整个广州市井街面都一致这么的看。

广州城内的茶楼饭馆,议论起这事儿的时候还都会压低一些声音,有些顾忌;但在广州城外,在十三行这一片,才没几个人会顾忌呢。

要说冬天的时候,洋人的帆船一般都回国了,趁着季风,张满了风帆的船只可以很快就能行到印度。欧洲的风帆船只可不比东方的硬帆船,可使八面之风,欧洲人的帆船必须要顺风而行,所以他们往来东方都是要趁着季风。

每年春夏季节,各国商船顺着西南季风来到广州。每年冬季,东北信风从珠江口持续地刮向南海和印度洋。夏季风,冬季风,一来一往。

冬天留在广州的欧洲商船不是没有,而且有的时候数量还会很多,因为货物问题,因为金钱问题,反正留在了广州,那么他们就会一直留到明年的冬天。

那些洋人不能进广州城,处于被圈养状态,而且大洋马们还不能入住商馆。在离广州城西南角约两百码远的河边,欧洲人只能在那一块地方活动,或是去澳门。这个时代的欧洲商人和水手时常爬上他们所租寓所的屋顶,隔着城墙凝视着广州,眺望着那些熙熙攘攘的街道和庭园宽敞的住宅。他们则只能沿西城的外墙边散步,只能透过长长黑黑的城门过道向城里观望。

可是今年一些规矩变了,不止一次有人看到大鼻子的洋人乘坐马车进入了巡抚衙门,而且一些大洋马也光明正大的住进了商馆;还有某个时间段,潘振承频繁出入夷馆。广东人都说这是朝廷对洋人开恩了,朝廷要从洋人手中买大炮,可不就要给洋人一点好处么……

“掌柜的,方老板来找您。”何华章愣愣的想着入神,就感到手臂被碰了一下,回头就看到一个手下,低声说道。

“方老板?这是萧剑吧……”何华章心里想到,看来那俩人还真给说中了,陈八爷果然不准备咽下这口气……”

如今整个东部沿海区域,那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复汉军在江南的动作能够密切影响到福建台海的天地会义军和张郑两股洋匪,能够影响到山东,影响到广东……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