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章 三道奏折
一秒记住【供精彩小说阅读。
方家后院一座房不大,却布置得极为典雅,墙壁两侧摆放着两排书架,其中一排的书架上放着一些古玩器具,另外一排放的多是文史典籍,还有一些名人字画。
书房的右侧,放着一个方形案几,案几上放着一盏油灯,灯罩里的灯光闪耀,将整个书房照得灯火通明,摇曳的火光让整个书房散发出一种温煦舒服的感觉来。
灯罩的左侧,堆放着一些笔墨纸砚和厚厚地奏折。
身材欣长,面色黝黑,豹眼,长须,圆脸的方国珍背着双手慢慢走了进来,二十年过去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并没有让他的体魄有任何的改变,相反他的身子比往昔还要结实一下,江南正月的天气依旧有些冷,但他只传了一件白色宽松的睡袍,却没敢到丝毫的凉意。
他在案几上盘膝而坐,伸手从左侧的书架上挑了一本古书来,放在了案几上,然后小心的展开,灯光下,映出书籍上《十渐不克终疏》六个大字来,方国珍伸手喝了一口茶汤,轻了轻嗓音,开始诵读了起来。
昔子贡问理人于孔子,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其无畏?”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此其渐不克终二也。
这是贞观十二年,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著名的奏折,方国珍前些时日,细读之余,颇有感悟,今日上了午朝,处理了与陈友定的战事布局,便想起来这道尚未诵完的奏折来,这会儿独自一人入了书房,细细品读起来。
《十渐不克终疏》不长,方国珍诵读了几遍后,又细细品味了一番,将近年来的所作所为细细想了一番,方才舒展了身子,揉了揉酸麻的双腿,稍作歇息了一番,才重新坐好,看着眼前的还等着批阅的厚厚奏折,轻轻叹息了声,提起了朱笔。
子善亲自送来的。
整理了思绪后,方国珍才打开了这道奏折,奏折显然是出此章子善之手,详细的叙述了这一次剿灭白莲教的经过。
什么灯谜大会时,在醉仙楼与大小姐,萧云等一行人正好碰到了一起,一番商议后,最后用了萧云的诱敌深入的计谋,与白莲教动手,危难之时,自己如何被萧云所救,白莲教如何溃败,除了少数闻风逃逸,其余尽皆遭到诛戮。
“子善果然有些手段,那姓萧也不错?”方国珍看得激动,忍不住在案几上拍看一下,又继续看了起来,看到最后,已经从白莲教口中得知,这一次被抓的是白莲教中的一个头目,有可能知道大公子的下落,此刻正押回台州审问。“
“干得好,干得好啊,有了这个头目,就不怕他不说出方礼的下落了?”方国珍紧皱的眉头,总算是舒展了开来,随即目光一闪,厉声道:“白莲教敢欺到我方家头上,迟早有一天方家一定要你血债血偿?”方国珍咬牙切齿的说道,灯光下他的面容显得有些狰狞。
不过这白莲教依附陈友定,要对付只怕先要解决此人才行,要不然倒有些麻烦。
想起陈友定方国珍有些头疼,他与二十年前起兵,大小阵仗也打过不少,鞑子的大军,张士诚的大军,他都凛然不惧,敢于硬碰硬,可偏偏碰上了这陈友定,一切不是那么顺手,此人八面玲珑,这些年不断扩充实力,与鞑子朝廷联手,这才让他生出一股不好对付的感觉来。
^^^^^^^^^^^^^^^^^^^^^^^^^^^^^^^^^^^^^^^^^^^^^^^^^^^^^^^^^^^^^^^^^^^^^^^^^^^^^^^^^^^^^^^^^^^^^
今天的最后一更送上了,刚才刷新了一下订阅,除了每天固定的几个人之外,其他都没有送来啊,诸位小景更新这么努力,订阅都送上吧,你们每一个订阅对小景就是一份动力,一份信心!还犹豫什么送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