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立鼎1894 第四零三章 占关岛,勒索日本

占关岛,勒索日本

缔结一应协议之后,杨浩非常痛快的迅速撤离菲律宾,包括海军和陆军在内,几乎没留下什么力量。所有人在上船的时候,能清晰的感觉到一帮子土著眼神中毫不掩饰的高兴。

不少人对此感到非常的不理解和不高兴,认为这帮子混蛋忘恩负义。前脚靠着俺们干翻了西班牙人,马上就急吼吼的盼着人走,什么意思啊!

杨浩对此冷笑着评价:“不忘恩负义,就不是南洋猴子了。这帮东西天生如此卑劣愚蠢,指望他们能够像文明人一样的信守诺言,根本行不通。”

“那我们为何要痛快的撤走呢?凭咱们的实力,就算一直呆着不挪窝,他们也不敢说驱赶什么的吧?还不是得乖得跟三孙子似的?”

中国人当天朝上国时间太久,对外部民族的了解方式,经常下意识的以己度人,觉得他们也应该像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一样,讲求仁义礼智信。但问题是,整个世界其实大多数的民族远远达不到这等觉悟水准,更多的是受到利益和兽性的驱使,反复无常成了他们通行的特色。

跟着杨浩出来作战的众人,本质上是传统的思想意识,那种帮助了人的感觉很好,但却还做不到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对方本质的程度。这真不是光靠杨浩给他们上课就能解决,毕竟需要直观的感受。

对于他们的问题,杨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对李鸿章道:“老大人可否给大家上上课,让他们解惑呢?”

李鸿章心情大好,也乐于展示自己的高屋建瓴,当下毫不推辞的道:“战胜此地西班牙人,只是东南亚战略布局的指头虚点着正在远去的吕宋岛,“非是咱们歧视他,实在这些人天生难以王化。休说是他们,便是千古以来都纠纷不绝,以中国文字续写历史的南越与高丽,也不见得真正融于中华。此事非一两句所能说清。只说此时的土著义军,骨子里与中华历史上的暴民并无两样。稍有成就,立即内斗争权夺利,用不了多久,他们自然分崩离析。”

这话说得太实在,刘步蟾等人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证据太明显了。从起义军毫不费力的得到了进入马尼拉的机会开始,原本还算团结的各部分武装立即开始抢占地盘,拉帮结伙的准备在新政权里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要真的是统一阶层还好说,问题是组成起义武装的人员太复杂了。里面既有真正怀揣梦想的民族主义者,也有试图瓜分西班牙人所有财富的地主士绅阶层,更有华人华侨等外来经济主导者,甚至还有异教徒分子在里面掺和。

再者,菲律宾是群岛,大大小小的岛子天然就是封闭的地盘,一些武装力量从开始就产生割据的思想,哪怕组成联合政权,也不想别人把手伸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但问题在于,既然是要搞国家政权,尼玛不统一指挥能行么?

还不光是这个,要不说但凡农民起义军多半不成事,根子在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上。他们也不想想,西班牙人是怎么失败的?还会不会卷土重来?他们真的安全了吗?这都没搞清楚,就急吼吼的闹家务。

正是因为知道他们的尿性,杨浩才那么利索的把人都撤走了,不是说真的多么大方,而是有着好几重的目的。

的口中剥丝抽茧的解说一番,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不是大家伙多么的笨,毕竟他们不是搞国际战略的,纯粹的军人往往更在意真刀真枪的战斗,更觉得杨浩这么整是不是太啰嗦啊!

李鸿章悠然叹道:“国之大事,不罗嗦怎么行?你们摊上了好时候,做任何事都无人掣肘。换作是十年前,纵然有强大的力量,想要做点正事,真难。”

他是发自肺腑的感慨了。这里头有他个人犯下的错误,比如太过看重保护自己的战舰,而忽略战略上的得失。日本占领琉球和袭击台岛,乃至发动甲午战争等等事项上,不够坚决。其中少不了翁同龢那些人的掣肘,他自己的犹豫和没有看清形势也是原因。

如今对比杨浩的种种作为,无不透着一股大气缜密,动辄都算计到全球列强的程度,实在是下大棋的高妙手段。

杨浩心说,看来我也成了大棋党?

舰队离开菲律宾的时候,西班牙人的回应才姗姗来迟。不出意外的,对中国海军悍然进攻其殖民地的做法表示强烈的抗议,威胁一定要给与严惩等等大话空话。

毕竟是老牌强盗,没那么容易向中国人认输。不过他们越是如此的嘴硬,越显得内里空虚。只需从他们很利索的交出塞班岛和关岛的地盘,就能看出其实严重的缺乏底气啊。

紧盯着整个行动的列强各国,确定中国海军完全撤出的消息后,无不额手称幸,大大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中国人没有那么的张狂无度,暂时还不会挑起亚洲的殖民地争夺战,说明还是头脑很清晰的,知道其力量没有那么充足。在相当长时间内,他们的殖民地应该是安全的。

不过这也给列国敲响了警钟。杨浩既然能玩亲自到日本进行。

“我怎么能做此事?老夫如今赋闲在家,既不是大清的官,也不是你军政府的人,如何能当代表?万万使不得。”

李鸿章给他的突袭弄得手忙脚乱,忙不迭的推脱。他爱惜名声,可不想在百年之后,被人说成是贰臣。不管新政府将来多么开明,毕竟作为一名传统读书人,他决不允许自己的身上带着那样的污点。

杨浩正儿八经的对他道:“您这次不是代表哪一个政府,而是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向日本人讨还公道。您签署过那么多的条约,就不想真正在谈判桌上,留下一个让后辈子孙津津乐道的伟大成就吗?”

李鸿章怦然心动了!

他这辈子签了一大堆的条约,老实说里头还没有哪一个算得上是平等的。若没有杨浩的出现,他还会签署更为耻辱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让他永久背负骂名的卖国条约,其中悲苦无奈简直无法形容。

但谁让他摊上了这样一个王朝,这样一个时代,光靠他自己骨头硬根本不济事,偏偏又当着那个差使,推都推不出去。

现如今,杨浩却给了他一个拨乱反正的机会。如果当真能签署一个让人扬眉吐气的协定,起码能把以前犯下的种种错处弥补些许,也让他始终不能释怀的憋屈,得到少许的释放。

李经述闻听此话,激动的差点失态。作为亲儿子,他太了解这样的成功,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有莫大的好处,更是在给老父亲洗刷耻辱的好机会呀。

他当即瞪圆了眼睛,紧张的望着李鸿章,颤声道:“父亲,您就答应了吧!”

李鸿章手直哆嗦,差点把自己胡子揪下一绺来。他心里头纠结啊!不答应,错过了今天,可能就是永远错过恢复名誉的机会。可答应了,他以后就得彻底站在杨浩的一方,即便不能当官做事,也一定要在野全力支持,并把自己的一应人脉力量都交出去。

终究还是抵不过要强好名声的毛病,李鸿章犹豫再三,终于答应。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却把日本政府上下惊得鸡飞狗跳,倭皇紧急召见内阁大臣连续开会商讨办法,却迟迟不能拿出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但对于不少日本高层而言,反倒能够松一口气,无论如何,悬在头顶上半年之久的大刀,终于砍下来了。

多数中下层的日本人其实很天真,他们觉得自己发动战争,打输了就认输好了,中国居然没有马上过来要求赔偿,那是忙着内斗顾不上。于是极可能这事儿就那么过去了。并且,还对海军三番五次的被人击垮耿耿于怀,寻思着什么时候攒足了劲儿去报复回来。

他们都不担心被攻击本土,历史上数次对日本本土的战争都失败了,说明大和民族是有天神保佑的,一定没事。

但残存的那些明治精英们却不那么看,他们是经历着一次次的血腥斗争才挣扎到现在的,非常清楚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对于一个民族会带来多大的改观。今日的中国已经完全不同于大清,杨浩那个来历神秘的辣手青年,绝对不可能轻易放日本过关的。

有所担心,就必须考虑后果的严重性。

聪明的倭皇和老家伙们,一直在等着杨浩什么时候挥刀宰人。拖得时间越长他们越担心,因为这代表着其所图谋者大,且需要经过那么长时间去准备的话,就绝对不仅仅是赔款那么简单了。

并且杨浩几个月来大作军火买卖,也让日本人看的心惊胆战!得是多么疯狂的人,才可能把应当作为绝密的战舰装备和舰船钢板等等这些东西,公然的出售给自己的敌人啊!

只是卖给一家已经算过分了,杨浩居然出售给所有给得起钱的国家,这简直是丧心病狂,要钱不要命。

真的是那么短视?显然不可能。以己度人,日本人相信杨浩手里一定掌握有更强大的力量,所以才毫不畏惧的出售次一级的产品给别国。因为他不怕被用来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杨浩表现出来的力量,已经够令人心惊胆战的了,现在,他到底要做到何种程度?

终于在几天前,他们知道了有吓人的三万吨级战列舰,有横扫一切的巨炮。这消息让日本上层人物心里头哇凉哇凉的。他们都清楚,一个敢于坚决发动战争的势力,拥有了如此不可一世的强大武装,对周围有敌意的国家来说,意味着前途一片黑暗!

最后的通牒下达,居然是派李鸿章前来谈判,曾经无数次深入研究此公的日本高官们哭死的心都有。这老家伙可能不是个合格的宰相,但一定是个手段毒辣的外交家。以前他签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是经验少,加上外部力量掣肘。

这一次却不同,老家伙挟大胜而来,只怕是为了出气的目的居多。

唯一能够顶住李老头子的伊藤博文被刺杀了,日本的明治精英们老的老死的死,年轻一代又跟不上形势,从军事到政治一片混乱。又因为连续几次的发动战争,导致国力消耗过度,而今上上下下精疲力竭,怎么应付?

日复一日的担忧之中,终于迎来了浩浩荡荡的中国海军舰队。

当庞大的战列舰以遮云蔽日之势汹汹而来,从东京湾的海平面上冉冉逼进时,伸长脖子在岸边眺望的无数万日本人登时崩溃了,当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不知道有多少!

这一次,跟上回北洋水师耀武扬威完全不一样,换了统帅又实力强大的中国海军,那挺立的大炮随时可以发出复仇的吼叫。不管日本人承认或者不承认,威胁就在眼前,他们无可阻挡!

李鸿章身穿礼服踏上日本国土的那一刻,高大健壮的身躯不自觉的挺拔起来,面对乌压压的满地惊恐的面孔,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