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领导心理学 第一节 团体公约——团队规定个别劝说

制度里,就能很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企业或团队的执行力,同时,还能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培养员工的规则意识

员工的规则意识对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来说非常重要,前英特尔公司的副总裁虞有澄曾说过:“士兵所接受的制度来实现,由于规章制度特有的权威性和执行的强制性,在规范员工行为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态度,使员工树立规则意识,变被动遵守为主动遵守。

2.完善企业的规范化制度

员工自加入企业的制度的制定,必须遵循合法、严肃、具有执行力的原则。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企业领导者可以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保证所定的规章制度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和认同。规章制度制定好之后,管理者可以通过书面或电子文件的形式公布给员工。此外,要对员工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以保证规章制度确实能够落实到位。

3.对规章制度进行适时调整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者需要针对规章制度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更有利于团队或企业的发展。对于那些没有必要或不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规定,要及时剔除或用更加合适的方式代替。

IBM创始之初,为了表示对客户的尊重,公司规定企业所有员工都必须穿正规的职业套装——黑色正装和白色衬衫。

随着时间的流逝,客户已经改变了当时的着装,但是IBM公司的仍保持着过去的着装规范。后来,IBM公司作出这样一个决定:员工可以根据时间、场合及要约见的客户自主决定自己的着装。

在客户着装变化的情况下,IBM公司适时对自己公司的着装规范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员工实际工作的要求。

企业的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但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对于企业生产无关紧要的行为——比如很少会见外部客户的研发人员上班是否着正装,就没有必要都写在员工的行为规范里,过多的约束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同样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