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达尔文传 第四节 整理《考察日记》

没整理的时候,他刚好收到家里的一封信,说姐姐卡罗琳要出嫁了,希望他能回家聚一聚。

他这才放了自己几天假,回到家中待了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赶回了伦敦。他虽然留恋家乡的美好风光,以及和家人在一起时的亲昵气氛,但他还是放不下自己的日记。即使在和亲人团聚的时候,他脑子里还总是想着日记的哪一段有缺陷,需要怎样改,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或者精练这一类的问题。

当达尔文写日记的“结束语”时,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考察时产生的想法,又从他的心底蹦了出来:“我究竟应该怎样回答物种起源的问题呢?日记本身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再写一本关于物种问题的笔记才行。”

我的作文素材

要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否则就只是空谈。

达尔文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他马上买了一个新的笔记本,翻开一开头,就收不住了。他思如泉涌,废寝忘食。哥哥看他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劝他:“你干吗不听我的?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搞垮的!”

“可我不能阻止思想的流淌啊!”达尔文回答。

“那你也得把饭吃完再写。”

“好吧,等我写完这一段就去吃。”

结果他还是没有吃饭,直到把关于物种的笔记写完。这时天已经很晚了,他这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吃了一个鸡蛋和几片面包,趴在桌上睡着了。

10月下旬,达尔文把已经整理好的日记认真校对了一遍,寄给了出版商科尔伯恩。

11月1日,达尔文回到英国后刚好一年零一个月,科尔伯恩托人给达尔文带来了日记的校样。他打开那厚厚的一册,迫不及待地从头看到尾,足足有六百多页,还有好几张贝格尔号环绕地球的地图插页。他虽然对校样中的几处错字感到恼火,但光滑的纸张和清晰的印刷字体很快就让他的火气一扫而光,尤其是封面上那一行字:“文学硕士”“贝格尔舰的随行博物学家查理·达尔文的航海日记”,久久地吸引着他的目光。

他兴奋地给亨斯洛教授写信,把自己的心情告诉他:“即使我活到80岁,也会对我今天成为一个作家感到惊讶,如果在我出海考察以前,有谁说我会成为一个作家的话,我一定会觉得那个人是一个疯子!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自己成为作家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这一夜,达尔文怎么也睡不着,他索性起床,打开窗,把外面清新的空气放进来。他凝视着大街寂静的石板路,路面在月光下泛着幽暗的青光。又过了好一会儿,他的心绪才逐渐平静下来。

“我怎么了,一本书就值得我这么激动吗?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啊,我必须比过去更努力地工作才行!”

突然,他感到头部一阵眩晕,窗外的石板路面看不清了……他扶住身边的桌子,才没有倒下。“也许,哥哥说得对,我得好好地休息休息了。”

这的确是达尔文的身体发出的“警告”。后来,头晕、眼花、消化不良和容易受刺激成了纠缠他一生的疾病。在五年的航海考察中,他经受的磨难太多了,超过了他年轻的身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同时,由于他的精神力量和乐观态度,把他平时身体的不适都掩盖了。

不过,不论发生了什么,都不能阻止达尔文继续他已经开始的伟大工作,他注定要在人类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的一句话感受

雷厉风行,想到就做,具有超强的魄力,是开拓者应具备的素质。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