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宠而骄
高建武乃是高句丽的国主,自然清楚,当大唐拥有了铁甲重骑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想一想,一旦开战,数不清的铁甲重骑蜂拥而至,他便觉得说不出的可怕。
这可是以一当十的无敌兵种。
而高句丽现在已经没有选择了。
什么都不干?
难道等着被大唐横扫吗?
唯一的选择就是……高句丽也缔造一批,足以和唐军一样的重骑。
当然……他个人预计,真要开战时,大唐的重骑可能数量上会超过高句丽。
可细细一想。
重骑沉重,且又金贵,大唐乃是劳师远征,他们能出动的兵马,必定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全天下的兵马统统都进行远征。
何况高句丽地处寒冷,沿途的道路又泥泞,大唐能投入的兵力,毕竟有限。
天时地利尽都在高句丽这里,大唐至多两三万重骑投入战场而已。
而只要高句丽有三万重骑,足以和大唐旗鼓相当,一决雌雄了。
当然,陈家要价不高,也是高建武决心培养重骑的原因。
三十五贯……真的已算是廉价了。
这并非是高句丽遥不可及的数目,只要咬咬牙,应该勉强能够支撑。
想到这里,高建武似乎决心已定。
只是……唯一让他疑惑的是,这样的宝贝,陈正泰居然想廉价卖出。
莫非……那陈正泰已是位极人臣,倒是希望那大唐皇帝做隋炀帝,而他陈氏,想要重演当初隋朝征高句丽的往事,成为程,所以一切按部就班便可,新兵的伍长们,也都是原来的老兵。
只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却是,陈正泰并没有增加骑兵军的实力,原来一千重骑,现在也不过是增加了两千人,变为三千而已。
这令薛仁贵念叨了许多日子。
这重骑的实力,已经显现了,他甚至可以放出豪言,这天策军里,只要有重骑就可以了,其他的兵种,只留有少部分为重骑辅助即可。
当然,薛仁贵的话,是有道理的。
一千重骑,可以将侯君集打的屁滚尿流。
那么若是征募两万重骑,岂不就天下再也寻觅不到敌手了?
可显然……陈正泰却另有打算,他的计划之中,重骑虽负责冲锋陷阵,却并非是天策军的主要力量,重骑才是辅助。
反观炮兵营和步兵营,都得到了大大的加强,炮兵营添加了两千人,而护军营则增加了一千,其余一万五千新兵,统统作为步兵营。
以至于连带着步兵的苏定方,都觉得陈正泰脑子抽了,作为步兵的统领,苏定方当然希望步兵多一些,可如此大大加强步兵,却让他有些难为情,分明这步兵在战场上,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击杀侯君集的时候,苏定方跟着领了功劳,都觉得有些沾了薛仁贵的光。
可陈正泰显然令有打算,他既决定的事,谁也拦不住。
以至这事被宫中得知,李世民居然亲自来过问,忙派张千来问话,询问是否天策军钱粮不足。
这言外之意是,没钱买得起重甲,搭配上好的马匹,找朕要啊,千万别给朕省钱,朕不差这个钱。
可陈正泰的回应却很简单,臣乃天策军都督,这事我说了算。
而后,张千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陈正泰,一副你这家伙翅膀硬了,能耐了啊。
接着也不再打话,转过头,就跑去李世民那儿打小报告了。
“陛下,这是陈正泰的原话,奴绝没有添油加醋,这都是陈正泰说的,奴当时听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你看看……恃宠而骄,奴今日心里很震撼哪,就想着,奴以后,一定不要学那陈正泰,稍稍有了一些功劳,便不晓得天高地厚了。”
李世民:“……”
显然……陈正泰的倔强,是李世民意料之外的。
…………
送到,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