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老友进京】
元宵刚过,王策终于从贵州回到北京,同来的还有陈、叶梧、刘耀祖等人。
“拜见王尚书!”昔日旧友纷纷作揖行礼。
王渊赶紧过去扶起,笑道:“诸君皆为同学,何必这么见外?唤我若虚便可。”
陈尴尬道:“惭愧。”
陈和叶梧都比王渊年长,科举多年居然还是举人,今年更是要跟王渊的儿子一起参加会试。
其实,这才是古代科举常态,三十多岁中进士再正常不过。
刘耀祖同样无地自容,穿青寨出了许多人物。王渊、王猛兄弟俩且不说了,袁氏三父子同样很厉害。袁刚是宋氏还不能追求用字艰涩、辞藻华丽。你得用最平实的语句,答最普通的题目,还得把文章写出花来,这样才能在万千士子当中脱颖而出。
考试,愚兄迫切想要拜读大作。”
唐顺之立即默写出自己的一篇四书题,刘耀祖读完直接不说话了。他已经三十多岁,每天读书四五个小时,临考之前半年还要辞去工作,一天至少温习十二个小时。可作出的文章,却不能跟二十出头的唐顺之比,而且唐顺之每天只用两个小时看书。
刘耀祖很想哭!
王渊倒是清闲得很,他的会试工作,主要集中在考试之前,一旦开考就跟他没啥关系,具体事务也由礼部郎中去安排。
王渊是没机会泄题的,主考和阅卷由杨廷和负责,监考则是都察院的工作。
三场全部考完,刘耀祖弄到唐顺之的文章,彻底丧失对科举的热情,实在太他妈打击人了!
不等会试放榜,刘耀祖就找到王渊:“若虚,我不想再考了,你帮我安排个官职吧。”
王渊笑问:“工部照磨如何?”
“多谢!”刘耀祖感激道。
————
六部照磨是正八品官职,主管卷宗和审计工作,王渊打算把他扔去铁道司。
刘耀祖虽然科举不行,但胜在老实勤奋,负责铁道司的文档和审计,王渊是非常放心的。而且也没破坏规矩,六部杂官可以让举人担任,但一辈子都没法升得太高,撑死了退休时能混个正七品。
很快,会试放榜。
除了梅月之外,今年的贵州举人全军覆没,叶梧、陈等人心如死灰。
老乡们有好几个来求官,王渊早就探知他们的底细。品德有亏者,全都扔去做教职,想贪也贪不到哪儿去。陈、叶梧都做了县丞,只要他们干出政绩,很快就能升为七品知县。
而且,陈和叶梧,都被扔去云南,王渊让他们推广烟叶,想必可以振兴当地经济吧。
唐顺之,会试第一,轻轻松松。
学霸就是这么牛逼。
(明天三更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