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梦回大明春 171【千里镜问世】

171【千里镜问世】

顾应祥骑着马儿一路狂奔,手里还拎着一套滑轮组。他是王渊家的常客,可以不用通报,直接就能前往教室、实验室和会客厅。

在锦衣卫沉稳庄重的顾经历,此刻高兴得就像喜得玩具的孩童,大呼小叫道:“若虚,你说的那个杠杆实验,我已经完全验证了,还自己做了套滑轮组!”

“恭喜!”王渊头也没抬。

顾应祥奔跑过去,看到王渊与两个匠人正在忙活,旁边还散落着几张图纸,不禁问道:“若虚又在做什么实验?”

王渊笑道:“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拜托商贾去颜神镇请工匠,现在都还没有一点音信,琉璃官窑也不知道啥时候能作出透明玻璃。王渊总不能一直傻等吧?干脆请来京城的工匠,用水晶磨制凹透镜和凸透镜。

天然无色水晶,同样有液泡或者气泡,只有高质量矿石才符合要求。

顾应祥蹲下来,问道:“这是玻璃?”

王渊点头道:“对,就是玻璃。”

此玻璃,非彼玻璃。

在明代,玻璃、颇黎、水玉、玉瑛、水精、水碧、石英、晶玉、菩萨石,全都表达着同一样东西,那便是天然水晶!

玻璃即水晶,水晶即玻璃。

顾应祥好奇的蹲在旁边,两个匠人已经磨到最后工序,正在使用毛毡蘸取玄锡粉末,在水晶表面反复进行摩擦。

古代可没有砂纸,如何打磨光滑的铜镜?即用水银掺杂锡末来研磨。

锡在低于13.2摄氏度时,会由白色金属状转变为灰色粉末状,温度越低转换越快,利用这样的粉末就能将铜镜磨得平整光滑。

又磨了两个时辰,匠人们把水晶清洗干净,恭恭敬敬交到王渊手里。

王渊早就准备好了木制圆筒,将两片水晶扣在卡槽中,用绳索缠绕圆筒进行固定。他举起望远镜,朝远处的树梢望了望,随即递给顾应祥:“顾兄且看。对了,两截镜筒可以伸缩,你自己调整距离。”

顾应祥一头雾水,好奇的用望远镜观察物体。刚开始焦距不对,他试着拉伸镜筒,顿时就出现清晰画面。百余步远的树梢,仿佛近在咫尺,连树上的鸟窝都看得清楚!

“此是何物?”顾应祥震惊道。

王渊笑道:“千里镜。”

“是何原理?”顾应祥跟着王渊混了两月,已经具备科学思维,遇到新奇现象总会追问原理。

王渊说道:“光学原理。”

顾应祥跃跃欲试:“你快教我!”

王渊制作的这副望远镜,属于伽利略式望远镜,由一块凹透镜、一块凸透镜组成。

当即,王渊讲述什么叫反射、折射、焦距、焦点,把顾应祥听得一愣一愣。

半个时辰之后,顾应祥震撼无比说:“如果做一个聚光效果足够强、焦距足够长的千里镜,岂不是能看到月宫里的嫦娥?”

王渊哈哈大笑:“不仅能看到嫦娥,还能看到吴刚呢,说不定吴刚正在把玉兔烤了吃。”

顾应祥问道:“这幅千里镜多少钱,我买了!”

王渊说:“那你得先等等,这幅千里镜是献给陛下的,等做出,张棘卿可是画圈呢,怎么也要报答一二。”

常伦拿出一份奏疏,说道:“张棘卿连续上疏陛下,奏章都被司礼监和内阁扣下来。他也没别的意思,只想请你把奏章递到陛下手中。”

王渊问金罍:“你未来岳父怎么说?”

金罍答道:“让我别管,此事牵扯太大,但家岳也对都察院和刑部非常不满。”

文官集团真不是铁板一块,曾经给王渊殿试文章画圈的杨一清和张伦,这几个月接连跟杨廷和闹矛盾。前者因为改革问题,已经辞职两次;后者坚持司法公正,也准备辞职来威胁了。

而金罍的准岳父靳贵,也跟杨廷和不是一党的,严格来讲属于帝党和李东阳党。

王渊收下那份奏章,笑道:“明天我正好要进献千里镜给陛下,顺手递个奏章也无所谓,但你们千万不能往外说,否则我就要被某些重臣嫉恨了。”

金罍和常伦同时发誓:“若干泄露任何一字,天打五雷劈!”

顾应祥也觉事情重大,跟着发下毒誓。

王渊觉得可以跟王大爷加点料,送两个学生过去,便说:“二位贤兄,可知阳明先生的心学?”

“略知一二。”金罍、常伦道。

王渊笑道:“改日恩师讲学,两位贤兄何不去听一听?”

常伦和金罍没闹明白,但也不好推辞,都点头说:“愿意一听教诲。”

以王大爷的水平,应该能忽悠他们拜师吧。

大家一起玩团体呗,私下里以心学圈子为中心,朝中暂时可以结交杨一清和张伦。

有朝一日王渊执政,杨一清绝对是改革急先锋,而张伦坚持司法公正也令王渊佩服。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