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闹五魁】
三天之后,来详细论述!
当时沈师爷责怪王渊,不该妄自非议朱熹,至少先得把《朱子语类》读完。于是王渊就去读了《朱子语类》,这玩意儿并非教科书,没想到今天居然用上了。
感谢沈师爷!
搞清楚主题思想,剩下的就随便写了,“论”题比四书五经题更容易自由发挥。
今年参加乡试的四百位贵州士子,只有王渊真正准确点题,其他人全部给整跑偏,居然没有一个认真读过《朱子语类》。
当文澍再度阅到王渊的卷子,笑着对其他阅卷官说:“此论必为前一场的头名所作,文风质朴如是耶!”
都写得一般,但只要把五经题全部答完,二十三篇八股往那一扔,百分之百能够中举——文章写得再马虎,也必须通晓五经才行。
而金罍作文精益求精,不愿写垃圾文章,自然不可能一天之内整出二十三篇八股。
李应砍断了桂树枝丫,自知理亏,见金罍不说话,他也气呼呼坐下发呆。
“唉,等着放榜吧。”越榛拍拍李应的肩膀。
……
士子们的热闹在放榜,考官们的热闹则在填榜。
放榜前一天,帘内官拆号写榜。
除两位主考官外,批改卷子的房间有十六个,每房都有房官。他们把各自认为很好的卷子,从优到劣推荐给主考官,主考官只需看前面几十个卷子即可,反正把举人名额看满就行了。
谁若是考中举人,这些推荐卷子的房官,便是那个考生的“房师”,鹿鸣宴上必须拜见“房师”并给红包。
“写得再好也只能排有多厉害,就此从名落孙山变成乡试第一。
王渊若是重生到崇祯朝,估计试卷答得越好,就越不能中举,干脆提刀造反算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