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办难题(1900月票加更)
自从人类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各种学科都成立了自己的学会,国际物理学会,国际化学学会,国际数学学会等等层出不穷,相应的,各个国家也都成立了自己的学会,而医学作为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成立医学会自然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致数一数中国各个学会的成立时间:中国数学会成立于1935年,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于1932年,中国化学学会也成立于1932年,而中华医学会在原历史中早在1915年就成立了,比其它学会成立的时间要早得多。
当然,中华医学会并不是成立最早的学会,早在1909年,一批学者、名绅,聚集在中国天津河北区(现天津美术学院附近)的一个院落里,组织成立了一个学会,以此来推动中国地学研究与学术的发展,中国地质学会的前身中国地学会就此成立。
究其原因,是因为随着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前那种单打独斗的科研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家们需要有一个交流协作的平台,寻找志同道合之士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合作,于是各种学会就应运而生了。
这些学会在人类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些出色的科学家通过学会交流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推动人类继续前进,其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数,和许多科学家保持着密切的书信来往,他要是发出邀请函,也一定会有不少人愿意来。
另外,之前他们在东北的鼠疫大会上也认识了不少人,所以邀请外国专家参加会议倒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放在魔都也好。”伍连德同意了沈隆的建议,于是中华医学会虽然成立的时间提前了,可成立的地点却没有变。
“中国博医会那边可能不太好办,他们成立的时间早,参会的医学界人士众多,而且此前对医学名次的统一和标准化贡献很大,如果他们反对,事情恐怕就不太好办了。”伍连德说道,“而且孙先生还在博医会的创始人嘉约翰先生所创办的博济医院学习过,恐怕民国政府也不支持我们站出来和博医会打擂台啊。”
嘉约翰医生在广州设立了西医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医大夫,一生**为70多万名患者治疗,做过近5万次手术,培养了150名西医,编译医学书籍34种,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虽然如今已经去世,但他创办的博医会依旧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而且博医会的确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后,由于翻译的原因,许多解剖学、药物学、病理学等方面的名词明明是一个意思,却出现了不同版本的翻译,这毫无疑问会大大影响中国学习西方医学的效率。
而博医会通过编纂出版《疾病名词词汇》、《眼科名词》、《疾病词汇》、《解剖学词汇》和《生理学名词》等书籍解决了这一问题,可谓贡献颇丰。
“这个问题如果认真考虑,其实并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