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你要走了啊?多久才能回来?”黄春已经知道了沈隆要去安国采购药材的事情,因此有些不舍,自从俩人认识之后,沈隆还从来没远行过呢。
“怎么?舍不得我了?”沈隆嬉皮笑脸地说道,顺着杆子往上爬这种事情他可是熟得很。
“呸,谁舍不得你了。”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刚说完黄春就开始忙活起来,“我去给你煮咖啡喝,神父的朋友给他送了些好咖啡豆,说是什么牙买加产的,我煮点给你喝。”
黄春卧室外屋,泥炉上煮着咖啡壶,微微冒着热气,两人一人坐在一个小板凳上,黄春倒了一杯咖啡递给沈隆,起身去拿糖,回来的时候黄春就坐在了沈隆旁边,帮他加糖搅拌,然后有一搭没一搭说着最近发生的一些琐事,俩人都很享受这种感觉。
,文章以实验为根据,推翻了著名物理学家约翰-丁铎尔在声学中的定论,纠正了伯努利定律,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近代中国科学家徐寿。
徐寿从小就对数学、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同乡华蘅芳一起学习,在参加科举资格考试失败后,便开始专心研究科学技术,探究事物的原理,数学、天文历法、物理、音律、医学、矿学等,他都很感兴趣。
随后,徐寿与华蘅芳一起来到上海,拜访了对数学、天、力学和植物学都有研究的近代著名科学家李善兰,在上海购买了《博物新编》等一些国外科技译作,还采购了一些物理实验的仪器,并开始根据书本上的提示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实验。
多年的积累使他成了一名掌握丰富近代科学知识的学者,在1862年7月制成了中国的,依旧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现在,徐寿的成果没有引起丝毫反响,而国内听说过《自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涂二爷和许先生接过去扫了几眼就还给沈隆,一副兴趣寥寥的样子,于是沈隆又补充了一句,“这里面还有不少西洋人的医学最新发现。”
“哦,洋人的医生我也见过,一个个都穿着白大褂,看着就跟服丧一样,就这幅打扮,那家病人敢去他们那儿看病啊!”一说起这个,涂二爷倒是搭话了,“要说枪炮,或许是洋人厉害,可要论起医术,那还是咱们老祖宗的本事强!”
沈隆摇摇头,“那可不一定,就我在这本杂志上看到的信息,洋人在医学方面不少地方都超过咱们了!”
十九世纪之前,甚至是十九世纪初期,西方的医疗水平都是落后于东方的,但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随着细胞学说、细胞病理学、细菌学等理论的发展,以及实验医学的奠基,药理学的独立和发展,让西方医学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我可不信,就那些红毛绿眼睛的洋人,他们还懂得怎么号脉?怎么看病?”涂二爷和时下大多数中医药从业者一样,都沉浸在过去的光辉之中,没多少人能正眼看一看西方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别的不提,咱们至今都做不出华佗祖师爷的麻沸散,可洋人已经弄出效果类似的药了。”辛普森医生开始将氯仿用于医疗麻醉,并将这种麻醉药用于女性分娩、外科手术之中,维多利亚女王在生下她第八个孩子里奥伯特王子的时候,就使用了氯仿。
涂二爷听了有些不开心,不过却依旧不肯认输,“偶尔有一两种神药那也没啥,蒙医、藏医里面也有不少好方子,甚至好多乡下野郎中手里也有一两副功效不错的偏方,可这些都不能和咱们相比。”
“呵呵,那也说明西洋人的医术也不是一无是处不是?”沈隆无意于和他争执,心中却在叹息,千百年前,中医用什么方法来炮制药物,现在依旧是老办法,而如今西医已经开始通过化学方法来人工合成或者萃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了,如果一直执迷于往日的美梦,差距只会被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