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之最风流 15 命令

第一章 阴阳法眼

在山海市郊区的一间出租房中,叶寒整个人都傻傻的坐在床上,目瞪口呆的盯着他的前方,那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因为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和以往他所接触到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他的那双眼睛竟然可以神奇的穿透墙壁,看到墙壁另一边的景物。

“娘的,透视,竟然是透视,老子竟然可以透视了……”

床上,叶寒的眼中闪烁着猩红色的光芒,双拳紧握,似激动,似不安,也似一种澎湃的野心正在逐渐释放。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相信,他的命运将由他自己来改写,往后,他再也不是那个让人瞧不起的小打工仔了,在这人海茫茫的山海市他绝对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片刻后,叶寒平复了一下心绪,他低着头摸着他脖子上挂着的一块阴阳玉佩,这块阴阳玉佩叶寒知道,是他寻找自己身世的唯一物件。

不过也正是这块阴阳玉佩让他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昨天叶寒为了姐姐叶轻和几个混子打架,在这过程中,被打得浑身是血的叶寒他身体上的鲜血渗透进入到了阴阳玉佩之中,让他开启了阴阳法眼,左为阴,右为阳,右眼可以透视一切。

“仇老三,你们等着,这仇我一定要报,敢调戏我姐姐,我也一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叶寒咬牙切齿的说道。

“啊……小寒,你醒了,太好了,都是姐姐不好,如果不是姐姐,你也不用遭受这么大的罪……”

这时,出租房外面,一个靓丽清秀的女子正抬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她看见坐在床上的叶寒,顿时小跑了过来抱住了他,泪眼婆娑。

叶寒拍了拍姐姐叶轻的肩膀,扶着她咧嘴笑道;“姐,你放心吧,我已经没事了。再说了这事情也不怪你,仇老三那几个混蛋敢调戏你,我绝对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小寒,你没事就好了,至于那些社会上的混子你不要再招惹他们了。”叶轻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对着叶寒道;“来,小寒,先把药喝了,医生说你内出血很严重。”

叶寒接过碗,一口气把药吞了下去,其实他的伤已经全部好了,不过为了让姐姐放心,他还是乖乖的把药给喝了下去。

“小寒,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养伤,上班就不用去了。”叶轻摸了摸叶寒的头,满脸疼惜,父母临终前让自己好好照顾小弟,但是自己非但没有让他过上好的生活,还让他因为自己被人欺负成这样,想到这里,叶轻的心里就无比自责。

“好的,姐,我就在家待着,你快去上班吧,我没事的。”叶寒对着叶轻笑了笑,不上班也好,他正好可以试一试自己的透视能力,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出来,如果可以,那么他和姐姐叶轻就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也不会有人再敢欺负他们。

“嗯,那你就在家不要乱跑,晚上我回来给你做饭。”叶轻走出了出租房,为了两人的生活,朝着不远处的工厂上班去了。

在叶轻前脚刚走,叶寒也出门了,获得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急切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些年和姐姐在外面奔东走西他已经受够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眼神,受够了欺凌,金钱,是他现在唯一的欲望。

走在大街上,望着那些络绎不绝的车辆行人,漫步之下的叶寒来到了一处天桥下,瞪眼一看,在天桥下竟然有一处“赌摊”,一群人围在一块吆喝着下注了,叶寒走到外围看了看,这赌摊的主人竟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嘴上还叼着一根烟,十足的一个女痞子。

“来来来,下注咯,买大买小,买定离手!”女孩手中摇晃着一副骰子,笑眯眯的看着周围的人,骰子和骰盅的撞击声仿佛是吸引了所有人神经,一个个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下注。这时,女孩已经停止摇晃骰子,一把将骰盅按在了地面上。

“我压五百,买大,前面几局连开大,这一把我就不信会是小。”一人脸色挣扎了下,从兜里掏出五张毛爷爷买了大,其余的人见此,也开始跟着买大,有的压一百,有的压两百,也有的压五百,只有少数一些人买了小。

很快...

时,许季没有出来,此时见他二人离去,忙从舍中走出,眼巴巴地看向荀贞。他偷听到了荀贞与左高的对话,见与荀贞此前的猜测一模一样,县君果然传文给了许县,请其协助,顿时六神无主,心中惶恐,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当着杜买、黄忠等人的面儿,荀贞不好说什么,只道:“幼节,你先不要将此事告诉阿母。阿母心忧汝兄,已甚难过,不要再给她雪上加霜。……,快午时了,你还不饿?去看看阿母醒了没。将饭热热,给阿母端过去。”

许季本不想走,但杜买、黄忠诸人皆在,他没法儿直诉忧虑,只好应了声是,转身回去。

……

等他走开,荀贞对诸人说道:“诸位,适才左君传令的急态,你们都看见了。县君、尉君对此案十分重视。许仲虽不是本亭人,但苦主是本亭人,案发现场也在本亭,你们对此案不可轻忽大意。”

杜买说道:“荀君说的是。那该如何行动?请君下令。”

“县里的命令,一方面要检查行人,一方面要搜查亭中。咱们兵分两路。黄公,你和繁谭两人留在亭里,监视过往行人。杜君,你我负责搜查亭部。可好?”

“是。……,荀君,本亭共有六个里,如果一个挨一个地搜查过去,未免太慢,不如这样,你我各负责三个里。快的话,也许一下午就够了。等明天再聚拢一处,搜查远处的山林。怎样?”

杜买久任亭中,追捕盗贼甚有经验,这个提议很好。荀贞说道:“正该如此。”顺带夸奖了他两句,“杜君条理分明,果然行家里手。”

杜买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起来,笑道:“郑君在时,俺们便是如此行事。不是自夸,贼子们只要有藏在咱们亭部的,按此法搜索,一个也逃不掉。”

“噢?原来如此。”荀贞嘴上打着官腔,说不能对此案轻忽大意,暗地里却不由自主地在想许仲,微微心不在焉,随口问道,“往年的盗贼可多么?”

“多,怎么不多!特别冬月、初春时,盗贼最为猖狂。”

黄忠叹了口气,说道:“也不怪盗贼多,近些年来,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又是疫病,又是灾年。今年的年景看着不错,可不少百姓都是租种的富人家田地,别的不说,只这租子至少就要上交一半,落到手里的也不剩几个。到了冬天,天又冷,又没吃食,莫说躲在山里的贼寇,便是良家子也熬不住啊!……,说起来,如今已是九月,田里的农活儿不多了,马上就要过冬,荀君,也该着手准备‘备寇冬贼’了。”

每年九月,乡间的宗族、地主都要操练族人、宾客,修缮五兵,以备饥寒之贼。亭长执掌一地治安,不能置身事外。荀贞对此早有计划与安排。——事实上,他之所以来当亭长,一为比较自由,可以结交豪杰,其二就正是为了能“组织部民,备寇冬贼”。毕竟,结交豪杰是虚的,谁知道能结交到不能呢?只有“组织部民、备寇冬贼”才是实的。

听了黄忠的话,他回过神来,心道:“事关我聚众自保的‘大计’,正等立了威望后,便要开始第二步,借助备寇打造自家班底,我当然会早早着手准备。”只是目前威望尚未立,又不熟悉本地情况,不好贸然着手。

他瞧了瞧手中的画像,又想道:“县里命各亭搜查本部各里,许仲虽肯定不会藏匿在本亭中,但却是一个熟悉各里情况的机会。”

他刚才没看画像,此时展开,见画中人与许季有三分相似,说道:“这就是许仲么?”

除他之外,余人都认识许仲,程偃说道:“没错,就是他。”

昨天秦干走时,并没有带本地人去县里,这画像从哪儿来的?难道县中也有人认识许仲?荀贞转念一想,便即醒悟,心道:“可能是谢武跟着去了县里,照他的描述,画出了此像。”

黄忠接过画像,自去挂在壁上。

樊谭拉了条席子出来,坐在门口,查看行人。

杜买和荀贞划分好各自的范围。繁尚跟着杜买,程偃、陈褒跟着荀贞,各骑一匹马,两拨人分头去亭中诸里搜查。

——

1,游徼:“三老、游徼,郡所属也,秩百石,掌一乡人”。虽是郡所设,但游徼只是负责“徼循禁贼盗”,只能算是斗食吏,更多的是与县直接发生关系,对县级主管负责。

从设置上来讲,并非每乡必设游徼,根据尹湾汉简《集簿》和《吏员簿》的记载,东海郡共有游徼82名,相对於170个乡,平均两乡一名不到。不过虽然每乡未必一定有游徼,但每县却必定会有游徼,多者5名,少者1名,可见游徼是按照县里分配而非乡来分配。

游徼唯一的职责是巡行乡里,禁捕盗贼,这和亭长的职能在某种程度上是重合的。但游徼和亭长仍有所不同。游徼需要在乡间不停巡行,从其与县长官较为紧密的互动情况来看,未必在乡间有固定的治所。之所以被归为乡官,极有可能每名游徼都有固定的巡行区域,在一乡或几乡,而且为本乡里人,故而被视为乡官。

——以上出自《汉代乡官研究》

前文中提到的那个结交轻侠、攻打县衙的吕母,其子就是游徼。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