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不良人 第八十七章 似是故人来

似是故人来

“大唐者,我君之国称。昔未袭位,谓之秦王。今已继统,称曰天子。前代运终,群生无主。兵戈乱起,残害生灵。秦王天纵含弘,心怀慈愍,威风鼓扇,群凶殄灭,八方静谧,万国朝贡。”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五》

唐军征西大军主力,在苏大为的率领下,沿唐蕃故道,一路向东。

数月后,大军行至蜀中。

此时已是乾封二年的初秋。

征吐蕃一战,从大唐麟德年间,到此时,历时三年,跨入怀太子李贤因被贬,将从此道过往巴州。

苏大为上一世,还曾经来此旅游怀古,见到这一路的木门寺、太子岩、望王山、书台山等。

不过,这一世因为他用力扇动着翅膀,想必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也不是啊,至少从这里看,如果不下雨的话,或许就能看到大巴山了,还有继续往前,秦岭气势雄阔,也颇值得一观。”

安文生在火盆旁坐下,一边伸手烤火一边道。

见苏大为没回答,他抬头看了一眼道:“返回长安的行军路线,那是朝廷定下的,大军所过之处,需要各地州府提供粮草后勤,近年来听说天灾颇多,各州疲弊,分兵也是应有之意。”

此时距离李治泰山封禅已经过去两个年头。

期待中的各地祥瑞没见到,相反倒是各地旱涝灾害频频,这令原本因征服吐蕃而龙心大悦的李治,心中甚为不快。

而大唐的天空,似乎也笼上了一丝阴霾之色。

苏大为率着主力从吐蕃自巴颜喀拉山脉,大非川,过鄯州,到达武威没多久,便收到了新的军情。

王玄策、苏庆节与王方翼等在阿克塞钦山口分兵后,王方翼这一路回转安西都护府,巩固西域防务。

而王玄策带着苏庆节,顺着当年征服东突厥的路线,直扑天竺。

首战告捷,杀得吐蕃及天竺兵,大溃数十里。

当然,这已经是四个月前的消息了。

如今战事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军报传回,但应该不会太差。

论钦陵带着芒松芒赞,在一帮诡异的护送下,虽然逃入天竺,但手下损兵折将,吐蕃精锐已经不太多,光靠天竺那帮阿三,不可能是唐军对手。

在武威时,苏大为重新整顿了军务,将驻守威武与酒泉的镇兵,与自己带的征西援兵做了一番交割。

有的在河西落地生根,世代为大唐戎守。

有的是府兵出来戎边,也需要轮值回大唐休整。

又耽搁了两个月,等动身时,却收到朝廷的军令,令其分兵回长安。

一条从河西走廊走,一条走唐蕃故道。

而且明令苏大为带的人,走绮丽,惊动圣听。

李治见此颂词也不由惊叹称:“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由此,王勃文名传遍天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名声一时瑜亮。

苏大为手里情报线甚多,除了当年在都察寺留下的暗桩由李博执掌。

都察寺清掉不少老吏和秘探,其中人手又被他吸纳,设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情报网,由高大龙和高大虎执掌。

所以长安的情报,源源不断。

他听说去岁王勃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的欢心。

沛王就是李贤,也就是历史闻名的“章怀太子”。

被苏大为问起来意,王勃的脸上明显露出尴尬之色。

一时间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是束手站在苏大为面前,垂首不语。

苏大为看了看他的脸色,心中一动,隐隐想到一个可能。

就在此时,帐外响起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人未至,声先到。

“苏总管,故来来访,万勿见怪。”

帐帘一掀,一袭红衣映入眼帘。

苏大为一眼瞧去,忍不住一脸讶异的起身:“九娘,真的是你!”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