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回80当大佬 第112章 原油期货

原油期货

折腾了几天时间,韩婷终于搞定了以汉乐电子的公司管理层名义、对大股东们的股权回购要约。

她一开始开出的回购价格,是每10%股权60万美元,比半年前已经溢价了20%。(当时公司总股本500万美元),结果这个价钱中信信托直接看都不看,显然是认为资产极为优质,这点价不能放手。

韩婷进一步提高到65万、70万,逐步试探对方的反应速度,最后终于试探出70万左右的价位,是中信信托愿意少量试探性放出、而顾骜则愿意全资抛售。

这样一个价格的形成过程,自然是绝对经得起审查。

再高的话,韩婷也怕后续的借贷行会不愿意承担风险、觉得抵押股权价值虚高。

按照这一步的计算,顾骜半年前作价200万美元的电子厂股权,如今升值到了280万美元的脱手价。

另外,上述退出价是不含每股应摊红利的,所以公司待分红的现金流里,40%的相应部分还要再折算上去。

一番复杂的计算之后,理论上,最终顾骜可以拿到400万美元的现金流全身而退。韩婷则以一家纸面公司背负了300万美元的债务、并且得到了汉乐电子40%的股权。

如果未来韩婷经营得法,顺利用自己的40%股份的得利,清偿了这300万美元的债务,那么她就可以不再借助纸面公司的法人身份、而是以自然人直接持股。

如果她经营不善,清偿不了,那么这40%的股权就会被融资行以抵押形式搜走。

所谓MBO,在这个案例里就是这么操作的。

当然了,至今为止,前面这一切,都还是“理论上”。因为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寻找愿意接受抵押的融资行的手续,还没有走完。

韩婷利用自己这半年来积累的业务关系,从香江拎了一个美资银行的资深业务经理来,具体对方接不接这个活儿,还需要审核。

……

“顾少,韩小姐,很高兴能有机会合作。鄙人梁劲松,忝为花旗银行亚太区资深业务经理,负责香江方面的业务。股权质押融资、以及外汇、期货,我们都可以代理。”

几天之后,友谊宾馆的咖啡厅里,顾骜见到了那个韩婷约来的香江客。

那是一个30岁左右的瘦削尖脸年轻人,穿西装打领带,看上去文气,没有同期港商来内地时的猖狂劲儿。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接待的客户也不是泛泛之辈吧。

看到对方脸的时候,顾骜没什么印象。接过名片,才隐约想起花旗确实有这号人。

倒不是梁劲松本人有多出名。

像这种港大毕业后、金融界交易员出身、有点儿小成绩的家伙,香江一抓一大把。只是此人后世娶了跳水皇后,所以内地的80后多半听说过。

这家伙30岁就能在花旗银行亚太区做出突出业绩,升职飞快,倒也算是“青年才俊”。不过他未来的老婆,如今还在吃奶吧。

“梁经理,幸会。汉乐电子的业务情况、股权结构、资产验资,都在这里了。有什么看法,可以随时向我们了解。”顾骜也不跟对方客气,开门见山。

梁劲松也是充分了解过情况的,纸面的材料也不再多看,只是语气轻松地试探:

“顾少,看来这个案子里,三方对于股份未来价值的预期比较大嘛。我从业8年,这还是忠那边尽量盯住伊拉克的形势的。”顾骜让她们放宽心。

“那我的钱就全部委托给你了。我回特区操办厂里的调线转产,出来都半个月了,好多事儿丢下没人管。”韩婷对顾骜很放心,不再逗留。

随着时间进入6月,顾骜和米娜都得先把精力投注回学校里的期末考试,以及课题的日常调研。

花了足足两周的时间闭关学习,又拿到了四门学分,顾骜的本硕连读生涯,算算只剩最后3门学分了,下学期还有时间。

考完期末考试,把巴统灰区课题的阶段性答辩也应付了一下之后,顾骜继续做甩手掌柜,让叶纨和杨信干堆砌的“体力活”,他自己则委托梁劲松帮他处理了期货户头。

顾骜不记得两伊战争具体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他没必要卡最后的时间点,万一过了呢。早买两个月也没什么不好,大不了多持有一阵子,假装“长线投资”好了。

从与韩婷交流融资的事儿以来,顾骜也是每天在关注行情的。看国际期货油价跌破18美元大关、在6月24号跌到17块8后,他果断选择了全部买入。

反正油价在战争爆发前是在17块到19块之间波动的,17块已经是“年度筑底”了,他在17块8买入,风险已经极小,波动的空间几乎没有了。

至于倍数,当然是八倍杠杆。

梁劲松在听说顾骜的决定时,稍微质疑了一下,告诉他中线投资一般会选择比较低倍的杠杆。8倍这种倍率,一般都是持有不超过15天的短期行情。

但顾骜坚持了,对方也就没有多说。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