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风景云(四)
“柳寻衣,皇上对你……也算是仁至义尽。”
望着神思恍惚,魂不守舍的柳寻衣,荣王爷的眼中悄然闪过一丝惋惜之意,无奈道:“无论你和忽烈究竟有没有狼狈为奸,至少粮库被劫与你干系重大。惹出这么大的麻烦,致使民怨沸腾,人神共愤,纵使朝廷也无法息事宁人。毕竟,民以食为天,如今你捅破人家的天,如果皇上无动于衷,百姓势必揭竿而起,引来天下大乱。然而,宋蒙和亲来之不易,边关的剑拔弩张好不容易偃旗息鼓,此时再和蒙古人撕破脸……岂非因小失大,前功尽弃?因此,为给兴元三府一个交代,给满朝文武和天下苍生一个交代,皇上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对你这位‘有功之臣’……严加惩处,希望你能体谅皇上的苦衷。”
荣王爷的言外之意是“此事错在蒙古人言而无信,但蒙古人我们得罪不起,因此皇上只能拿你开刀,以‘莫须有’的里通外国之罪将你处死,平息抢粮风波。”
常言道“柿子专挑软的捏”。这一次,柳寻衣无疑变成蒙古人的替死鬼,甚至沦为大宋朝廷的替罪羊。
毕竟,柳寻衣与蒙古人的所有约定都曾一五一十地上奏朝廷,并得到朝廷应允。倘若柳寻衣有“引狼入室”之错,则朝廷同样有“决策不明”之罪,二者皆难辞其咎。
然而,朝廷势大,柳寻衣势弱。就事论事,柳寻衣被人冤枉最大的过错并非错信忽烈,亦非错信朝廷,而是错信自己。
他错在自己不够强大,总想背靠大树好乘凉。
殊不知,树倒猢狲散。如今的宋廷苟延残喘,大厦将倾,早已自顾不暇,只能用柳寻衣的小命替自己延寿。
只可惜,当柳寻衣尝尽苦果,却已无法回头。
言罢,荣王爷朝众甲士轻轻挥手,叹道:“带下去吧!”
“等等!”
突然,心慌意乱的赵禥匆匆举酒上前,朝面露迟疑的荣王爷拱手作揖,诚挚道:“父王,我与柳寻衣好歹相识一场,今日一别或许此生再无相见的机会。无论如何,他曾教过孩儿武功,算是我半个师傅。因此,我想敬他最后一杯酒,权当……送他上路。”
“这……”
“父王!”见荣王爷面露踌躇,赵禥再三恳求。
“也罢!难得我儿有情有义,让他喝一杯便是。”荣王爷挥手制止不断朝柳寻衣逼近的一众甲士,勉为其难地答应道,“但……仅此一杯!”
“多谢父王!”
赵禥大喜过望,赶忙端着酒杯来到呆若木鸡的柳寻衣面前,忧郁的眼神透着一丝淡淡的急迫。
“柳寻衣,你竟敢惹出这么大的麻烦,难道把我教给你的东西统统忘了不成?”
望着言辞古怪,不断朝自己挤眉弄眼的赵禥,柳寻衣不禁一愣,稍作沉吟,猛然响起他事先塞给自己的纸条,登时眉心一蹙,看向赵禥的眼中涌现出一抹浓浓的狐疑之色。
柳寻衣不着痕迹地将纸条于袖中缓缓展开,将信将疑地接过酒杯,同时朝纸条偷瞄一眼。
简简单单两行娟秀小字,却令柳寻衣蜡白的脸色陡然一变,颤抖的双眸布满惊骇之意。
“若罪有应得,则束手就擒。若含冤待雪,则挟我而逃。”
“这……”
难以置信地望着神情凝重的赵禥,刚刚经历过一场大喜大悲的柳寻衣忽觉心乱如丝,脑中一片空白,半晌未能缓过神来。
“柳寻衣,我知道你现在没心情喝酒,但……不要辜负我一番好意。”
众目睽睽,赵禥不敢表现的太过张扬,却又怕柳寻衣意气用事,不肯听从自己的建议,故而心急如焚,一个劲儿地向他言语暗示。
“小王爷待我……真是恩深似海……”
柳寻衣眼神复杂地注视着焦急万分的赵禥,直至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赵禥刚才说的“走投无路”究竟是什么意思。
领悟赵禥的良苦用心,柳寻衣的心中既感动又羞愧。毕竟,这已是赵禥。料想,秦卫八成知道今天这场“鸿门宴”的最终结局,因此才会提早和自己……含泪道别。
心念及此,柳寻衣的心宛若被人用刀掏空一般,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哭笑不得,万念俱灰。
渐渐认清世道艰险,人心叵测,令柳寻衣痛彻心扉,亦令其大彻大悟。
此刻,他不再对残忍而无情的现实抱有一丝希望和幻想,更不会奢望提刑司能替自己主持公道。
历经今日之劫,柳寻衣甚至对自己二十几年深信不疑的“天理”、“道义”、“善恶有报”、“因果循环”产生怀疑。
对于自己的命运,他从未有过今日这般笃定。如果他仍愚蠢地相信“王法”,一旦束手就擒,迎接他的绝不是沉冤昭雪,真相大白。而是暗无天日的地牢、令人发指的酷刑、极尽能事的羞辱,结局……必是死路一条。
说不定,根本等不到提刑司逐级审判,只要柳寻衣踏出景云馆的大门,半路就会“暴毙而亡”。
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含冤而死,永不翻身。
毕竟,柳寻衣不可能每一次都运气好。上次入狱,因为秦卫、苏禾的联手相助方才逃过一死。这一次,秦卫的态度已不言而喻,柳寻衣在临安无权无势,举目无亲,再想绝处逢生只怕难如登天。
因此,眼下摆在柳寻衣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听天由命,任人摆布,潦草终结自己可悲、可怜又可笑的一生。
要么宁死不从,奋起抗争,死也要死的轰轰烈烈,绝不能让卑鄙小人称心如意。
毕竟,眼下能救他的人……只有他自己。
柳寻衣从来都不怕死,却怕自己死的不明不白。更怕自己生时丹心碧血,赤胆忠肝,死后却被人扣上不仁不义,无父无君的帽子,稀里糊涂地留下万世骂名。
然而,这些仍不是他的逆鳞。
最令柳寻衣无法忍受的是,自己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含羞忍辱地郁郁而终,可真正厚颜无耻,蒙面丧心的人却花团锦簇,逍遥自在。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岂能倒行逆施,颠倒黑白?岂能善无善报,恶无恶报?岂能好人枉死,坏人得逞?
若真如此,即是泯灭人性,岂非真应那句“人善被人欺”的混账话?
活在一个没有公义的世界已是万分不幸,如果任由那些贪财慕势,为虎作伥的人欺凌摆布,更是不幸中的不幸。
逆来顺受,是对卑鄙最大的纵容、对善良最重的践踏、对自己最狠的羞辱。
柳寻衣,从来都不是这种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孬种,更不是那种贪生怕死,见风使舵的软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