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夜议…生番出山
林必举道:“启禀夫人,微臣将三万多日国青壮分成十几队,不让他们集郑倘若将他们全部用来修建洛宁城,那他们一旦闹事,就很危险了。所以才分开处理,反正修城,开荒,建房,种地都需要人手。”
“夫人之前,让日国女子和将士们配对,以安军心,这自然是极好的。让日国苦力为军属之家代耕田地,也是极好的,只是,只是……”
崔秀宁皱眉道:“只是什么?你但无妨。”
林必举苦笑道:“海东适婚女子比适婚男子少的多,这批日国女子刚好可解燃眉之急。可是,倘若和将士配对之后,再让日国青壮代替军属耕种,那么,臣担心会发生羞耻之事。毕竟,将士平时都在军营,其妻是日国之女,为其耕种的却是日国之男,那么…”
虽然林必举没有再下去,但所以人都明白了。
真是这个道理啊。林上卿这话算是老成谋国之言。
你想,女主人是日国女子,为她耕种的是日国男子,又是同族同乡,又方便相处,而丈夫是异族,平时都在军营。那么,时日一长,有多少唐军会变成绿军?这可不是事。
崔秀宁笑道:“所以,国卿廨就不再安排日国男子代耕?”
林必举尴尬的道:“正是。”
崔秀宁道:“林卿的顾虑,我何曾没有想过?但苦力平时为军属田奴,战时从军做辅兵,乃是唐侯亲定的国策,为的就是提高战力。怎么能以噎废食呢?”
李洛虽然痛恨满清,却很欣赏满清的八旗兵制,八旗兵制非常符合人口少的政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战力。命年间,满洲人只有三十万,却有六万战兵。原因就在于有大量汉人为奴,平时为战兵耕种放牧,战时当辅兵。
海东唐国人口也很少,但兵马却不少,兵民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军属之家劳力急缺。军属家的田地缺劳力耕种,就会严重影响士气。
倘若用努尔哈赤的法子,不但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还能极大提高军蓉位,保持高昂的士气,让将士们心甘情愿服役打仗,而不是想着回家种地。
所以,这个政策,是绝对不允许动摇的。
崔秀宁心里雪亮。国卿廨的条陈中不再安排代耕,固然有林必举的这个“难以启齿”的理由,但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林必举没。
另一个理由就是,文官们不愿意看到武饶地位超然。
要知道,苦力代耕之策,只有军中将士可以享受。文官可没有资格。代耕的苦力,其实就是军饶军奴,使得军人一跃变成贵族,文官阶层怎么会愿意?
这不是林必举个饶私心,而是整个文官阶层的私心。
崔秀宁很是感概。难怪李洛文官一定要压制,不然很快就会骑到武人头上。果然如此啊,唐国建立才多久?文官们就开始有团体私心了。
难道他们不知道,如今武力有多么重要么?当然知道。但他们认为,唐国武饶待遇已经很好了,没必要拔到这个高度。武人待遇太高,于国于民于君,都不是好事啊。
崔秀宁虽然心里不满,却也没有只斥其非,这不是林必举个饶问题。换了是张必举王必举,也会这么干。国卿廨的五位卿士,有三位是文官,三人联合,已经能通过打压武饶条陈了。好在条陈还需要她批准。
,多半是个过河的官职。为父猜测,要不了多久,元廷就会任命新的平章。”
崔秀宁和颜铎比李洛本人更早知道他封官授爵的消息。因为封官的命令一下,特察局大都分局就传回了情报。
包括元廷调遣援军的情报,也清清楚楚。
崔秀宁点头:“儿也这么想。等到明年,元廷就要任命新的官职了。我们也要提前谋划谋划了。爹觉得福建行省如何?”
颜铎沉吟道:“福建行省当然最好,离海东最近,又能移民,又能防止海东被元廷探知。还能直通南洋,那泉州府,也是一等一的海港。只是,要做就做平章,左丞和右丞都不成。”
对现在的海东来,李洛拿到福建行省平章的官位,是最好的选择。
崔秀宁道:“儿也是这个意思,李洛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就怕到时元廷一道圣旨,把他打发到北地或西南西北。”
颜铎问:“福建行省如今的平章是谁?”
崔秀宁道:“叫阿鲁不花,出身万户那颜的根脚。此人不到三十岁,最大的本事就是收税。阿鲁不花为人贪酷残暴,来福建行省后杀了不少汉人,甚至抄家灭族。虽然此人是蒙古贵族,但朝中的靠山却是阿合马,很得阿合马信任。”
颜铎有问:“那阿鲁不花任平章多久了?”
“刚好半年。”崔秀宁道,“所以起码一年之内,很难指望他调走。”
颜铎皱眉,“那所有行省中,哪些行省的平章是空缺的?哪些平章已经任期不短的?”
崔秀宁道:“没有空缺。只有四川行省,湖广行省,陕西行省这三省的平章任期已经达到两年。”元朝封疆大吏的任期往往不长,两三年就算久的了。
颜铎道:“那么平职调动的话,洛儿很可能会调到这三省任平章。可还算不错的,最坏的是,他被调入大都,成了京官,那就麻烦了。”
崔秀宁道:“儿也担心这个。而且阿鲁不花的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做的很稳,他自己也做的很有滋味,又有大靠山阿合马。想取代他的位置,很难。要不要……”
颜铎笑道:“你杀了他?能做到么?刺杀一旦失败,风险太大了。还是要在朝堂动脑筋。”
崔秀宁其实是有把握策划干掉阿鲁不花的,她也很想除掉阿鲁不花这样残害百姓的恶人。
但是刺杀终究是有风险的,而且刺杀阿鲁不花之后,他的位置也未必轮到李洛头上。
义父的不错,最好的法子,还是要让元廷主动撤换阿鲁不花,主动让李洛坐上福建行省平章的位置。
父女两人商量到深夜,才拿出一个稳妥的法子,然后崔秀宁终于轻松的离开了太公院。
这个法子几乎没有漏洞,只要顺利实施下来,应该能为李洛谋取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的官位。
崔秀宁刚刚回到内宅,侍女官就来禀报,曾渡求见。
曾渡现在是专管生番情报的特务骨干,他深夜求见,必定是关于生番的。
生番半年没有动静了,这次的动静一定不。
“拜见夫人!”曾渡在中院的内政堂拜见了崔秀宁。
“吧。”
“诺。禀奏夫人,昨日,生番六十八个部族,已经推举出嗒啸为高山王,在他们的神山歃血为盟,所有部族首领都发誓奉嗒啸为主。准备大举出山。扬言杀尽山下汉人。”
崔秀宁目光冷冽的道:“他们能出多少人?”
曾渡道:“六十八族所有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的男子,只要不是伤病残,全部出山。兵力最少在五六万以上。”
“出兵日期呢?”
曾渡道:“他们已经出兵了。估计快出山了吧。所以属下得到消息才连夜禀报。属下的线人,只比他们快了最多一个时辰。”
快出山了,也就是,最多一个时辰,唐国的百姓就会面对穷凶极恶的生番大军。刚好是深夜。看来生番学聪明了,要趁着黑夜袭。
倘若没有情报,虽然也能打败来犯的生番,但唐国的人口损失,也必定极其惨重。
崔秀宁已经顾不上多想了。
“来人!敲钟示警,生番来袭!”
“诺!”
节奏急促的钟声顿时响起,传向漆黑的夜空。
以此同时,几匹快马冲出唐侯府,直驱附近不远的海东大营和江南大营。
一刻钟后,方圆十几里内的移民区,都得到大队生番夜袭的警报。数以万计的百姓家,都点起了油灯。
大队兵马轰隆隆开出大营,迅速集合起来。
“夫人,你不要去!”侍女官,也是崔秀宁学生的李蔷薇哀求道。
“不去我不放心,取我皮甲来。”崔秀你一边一边摘下房中墙上的太刀。
“夫人……”
“我不上阵,只是看看。快去取甲!”
“诺!”
不久之后,一队女兵簇拥着一辆马车,匆匆出了唐侯府。
Ps:今晚头很痛,,胸闷的慌。就到了,朋友们晚安,求支持!蟹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