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葬元 第317、318章 忽必烈大叔的封赏

忽必烈大叔的封赏

一个月以来,镰仓幕府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

幕府不但下令抽调每一个武士,每一个地侍,还要求所有人都捐献钱粮,铁器,马匹。

就是京都的皇室和公卿,也纷纷毁家纡难。幕府更是借机大肆勒索商人,大小商人一律捐出大半家财。海商和渔民的所有船舶,也一律征用。

北海道的虾夷人马匹,能征用的也要征用。

举国体制下,日国的战争兵费和物资,滚雪球一般急遽积累,爆发出了可怕的潜力。

幕府计划的非常周祥。抗元大军分三批动员。

“臣李洛再奏圣君陛下……军情如火,与其困守九州岛,不如以攻为守。臣遂于九月十八,率数万疲兵冒死北上,攻打日国关东……然敌军十倍于我,或恐再难拜见圣主,唯肝脑涂地,马革裹尸,扬我大元天威于异域……”

“伏请朝廷速发偏师急援,不使前功尽弃……日国骄狂难治,民风尚武,若无数万蒙古精兵,势不能治……”

这封奏章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表忠心,要援军,督促忽必烈大叔先派点兵马来帮忙,再发大军一举消灭日国。

李洛估计,倘若只是派个两三万人,一个月之内肯定能来。他只要坚持一个月就行了。

为何不攻打更近的日国京都?因为日国大军如今云集关东,倘若打关西,幕府完全可以忍痛不管,继续在关东聚集兵马。

李洛的战略很简单,不给幕府继续暴兵的方便,要给幕府不断放血,干扰日国的总动员。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干掉日国的水师,让幕府好不容易征调的船只,再毁于一旦。幕府没了船,就是武装起几十万军队,也无法再攻打九州了。他就可以回到九州岛继续混日子。

要实施这个战略,当然要战术欺骗。

巨大的船队,当然瞒不过沿海日人的眼睛,东征军北上关东的消息,不可能是秘密。然后……无用。因为,此时是东南风,帆船的速度,比奔驰在曲折道路上的马更快。

所以,等到四天后征东大军到了江户湾以南两百里的海域,幕府仍然没有接到元寇北上的军情。

九月二十三日,征东大军到了距离镰仓城百余里的伊东半岛,幕府才接到元寇北上的消息。在镰仓城内山殿研讨军略的北条时宗,闻报大惊。

今天才二十三啊,可是元寇已到……

紧接着,北条时宗又接到军报,元寇并没有来镰仓城和江户湾,而是直接在伊东半岛登陆,往富士山的方向行进。据探马观察,元寇登陆的兵力,有七八万人,其中骑兵近两万!

从伊东湾登陆,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关东平野,而且是日国人口最密集的腹心之地,七八万元寇倘若大肆破坏,那还得了?

要是以逸待劳,放任元寇一路杀到镰仓城,那不知道要受到多大损失。更别说对军心士气的影响了。

所以,必须主动出击,将元寇堵在富士山以东,不让元寇继续深入。

几乎所有大武士以及京都来的公卿大臣,都和北条时宗想法一致。这是最正确的。不可能眼睁睁看到元寇在人烟繁庶之处荼毒,而十几万大军坐守镰仓不管的道理。

然而,北条时宗等人万万想不到,李洛压根就没打算登陆后一路平推到镰仓,他只不过是调虎离山罢了。

这根本就是阳谋。他一旦在伊东半岛登陆,摆出大举进军内陆的姿态,幕府大军不可能坐视不管,必然会南下围堵。

如此一来,江户湾一带就空虚了。那么,他的水师就乘机直入江户湾。

据被抓获的日国奸细招供,江户湾可是停泊了大量的日国船只,是幕府好不容易征集起来,用于运兵南下反攻九州岛的。

七八万陆兵如此大张旗鼓,为的就是调虎离山,掩护水师干掉日国的船队啊。

李洛登陆后,得到兵力加强的水师才离开伊东半岛,然后南下,远离海岸,接着兜了个大圈子,再北上直扑江户湾。

江户湾有大量日国船舶,但水师的力量并不强啊。

征东大军登陆后,作为先锋的蒙古色目骑兵,果然又开始杀人了。马蹄所过之处,到处都是被毁灭的村庄和神社。

李洛并没有下令屠杀百姓,可他也没有制止蒙古骑兵屠杀日国百姓。

东征军的主力,几乎是沿着日国百姓的血迹,慢腾腾的北上。

蒙古骑兵大肆杀戮的消息传到镰仓,所有人都恒意滔天。

“天日在上,吾不尽灭元寇,便死后化身邪魔,永世不得翻身!”北条时宗指天誓日的仰天怒吼!

“尽灭元寇!”

“尽灭元寇!”

大武士们纷纷按刀嗔喝,杀意沸腾。

北条时宗一声令下,整整十六万,经过十天之后,终于送到大都。

“征东大军捷报!征东大将军李洛,已经攻下大宰府……”

就犹如石破天惊一般,在元廷闹出好大动静。

来自日国征东军的军情奏报!

征东军并没有全军覆没,飓风之后,高丽军护军虞候李洛,受命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挽狂澜之既倒,被残军推举为征东大将军,竟然扭转战局,消灭日国九州主力,一举攻下日国西都,而且还在日国废国置县,做的好大事啊。

自从一个多月前忻都和范文虎等人大败而归,所有人都以为征日大军全军覆没。皇帝大怒之下,连杀了好几个官员,而且下令制造战船,再征日国。

堂堂大元,竟然两征日国大败,不但耗费钱粮无数,还前后覆没二十多万大军。这个事实,就像上天赏赐的一记耳光,狠狠抽在元廷和忽必烈的脸上。

这让自负无比,高高在上的众汗之汗,无论如何也心气难平。整个元廷,都闹得没头没脸。

甚至,忽必烈都没有强调飓风造成的失败。因为飓风代表着上天。他宁愿相信是军队战力不济才打了败仗,也不愿意相信是上天在庇护日国,惩罚大元。

忽必烈盛怒之下,无论蒙色官员,还是汉官,这段时间都是战战兢兢,就连伯颜,安童,阿合马这三人,也不敢面对喜怒无常的大汗了。

可是李洛的一份奏章,顿时让整个元廷转怒为喜。

金碧辉煌的大明殿上,忽必烈一个多月来,说道“这个李洛,是不是高丽李签的侄子?”

真金太子笑吟吟的出列奏道“父汗,这李洛正是李签的侄子。额娘的病,就是他请张真人治好的。他之前做着宁海州达鲁花赤,也是儿臣的意思。”

已经贵为集贤院大臣的张三丰,也出列奏道“陛下,正是这李洛,也算贫道故人。”张三丰很是感慨,他没想到李洛如此大气魄,竟然立了这泼天大功。

这不止是扭转败局,开疆拓土,也是挽回了元廷和皇帝的颜面啊。

御史中丞脱不合也讶然说道“是他?”立刻出列奏道“大汗,如此说来,这个李洛奴才倒也是认识的。去年奴才以钦差大臣奉旨巡查沿海州县,在宁海州见到此人。这李洛,真真是个难得的人才,他不但是个会放羊的好牧人,也是条忠心的好猎鹰。奴才还准备举荐他为水军万户。”

枢密副使伯颜说道“奴才收到奏章军报,就查了李洛的官档。他是江华岛人,以高丽四品虞候的军职出征,带的兵只是江华水师和江华乡勇,却能临危受命,转败为胜,的确是个人才。”

忽必烈合上李洛的奏章,说道“想不到,倒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嗯,如今李洛占了日国的西都,让整个九州岛都在我大元手中。征东大军转败为胜,朕很高兴,李洛是个高丽好官人,好奴婢。他立了大功,当赏!”

“拟诏,封李洛为日本行省平章政事,征东大将军,赏怯薛卫出身,赐爵江华郡侯!”

“喳!”

ps更完了,可是出了一身汗,被蚊子咬的满身包!求支持安慰下,尤其是订阅。昨晚网站后台出问题,更的章节半天不显示,一下子掉了不少自动订阅,好心塞啊。还有,听说什么系统维护,这几天的评论暂时不显示了,呵呵……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