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番外第75章 千年帝国(真.大结局)

番外 千年帝国(真.大结局)

“原来这就是荧惑守心,朕算是看明白了。朕登基至今,三十一年。这一幕天象,却是与三十二年前怀帝被袁术逼迫时,一般相似。有些时候,天命还真是不能不信啊。”

刘备在诸葛亮的解说下,完成了观星之后,感觉整个人的精气神又被抽走了一些。

不过倒是变得更加释然、似乎什么都放得下了。精神变差的同时,心态反而在好转。

他挥挥手,示意左右宫女全部退下,只留下李素和诸葛亮二人在附近。

李素劝他外面太凉,刘备就让人拿来一圈火盆和屏风,但拒绝回屋。他就要这么仰面躺着看着星空,问几个这些年来始终没想明白的疑惑。

“贤弟不必担心朕的身体,朕本就是忧伤过度,不是风寒之疾,这点凉还不碍事。朕也没几天了,有些问题,还是想问问,心里好有个数。

朕知道贤弟平日肯定是有所忌讳,畏惧人君之猜忌,不肯尽言,如今,当全无顾忌才是,这儿四下空旷,连宫女宦官都没有,出弟之口,入朕之耳。”

李素:“臣从无顾忌,陛下不必多心。”

刘备微微点点头:“那你说说,大汉真的能历数无疆么?殿兴有福,真的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么?能管得万万年?”

李素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便避重就轻:“大汉已经四百余年,虽经波折,终得板荡。未来数百年后,要说再无波折,那是不可能的。但大汉总会以各种方式解决困局,变革制度、与时俱进存在下去。汉族在,大汉自然在。

至于殿兴有福,臣只是总结天道人理、天心人意之向背,不敢说臣一家之言能管万万年。”

刘备一摆手:“到这时候了,还讲什么礼仪忌讳,朕就直接问重点:你说说这殿兴有福,到底是何道理?人心人性,会合为暗合殿兴有福?别给朕说什么以史为鉴、举古人例子以佐证,朕要听的是人性至理。”

刘备这是抛开事实、想谈心理学层面的推理了,只是他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也不知道那些术语。但刘备知道,只有这方面的答案,能让他安心撒手。

李素也知道,不给点真正高屋建瓴、完全干货的唯物哲学分析,是混不过去了。好在刘备现在这个样子,就让他安安心心吧。

至于答案,其实李素确实是有——他前世读书学那些政治历史哲学,剖析包括殿兴有福在内的各种正统论的底层原理、用唯物史观来解读,那都是做过的。

来到这个世界三十多年,因为要靠这个吃饭,李素自己还深入解读、加工、冥思,进行深入浅出的本土化改造。

所以这一切,他想得非常透彻,这是立身之本。

李素灵台空明,全盘整理了思路后,冷静肃然地说:“必要要听天心人意的原理,那臣今天也不说那些大词了。殿兴有福,可以换个说法,叫‘历史前进的必然性与曲折性’。

上古原始,中古分封,当今郡县,天下熙熙攘攘,数千年来,总会前进,让细民更得自主、君父盘剥降低。至于每每土地兼并后、军阀混战、重新均贫富,皆此类也。此即所谓历史必然前进。

但人皆有模仿之心、逐利之心。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别人成功了,没成功的会甘心么?必然不会,所以胆小者会跟随,胆大者会另起炉灶自立模仿。

故而每次有更迭制度的划时代推进,最后首推者都不得好死,不能稳定地亲见其长久利益。

秦始皇首设郡县,为皇帝,天下遗老旧贵就会想:这都行,为什么不是我?

天下苦秦久矣,陈涉初举反秦、揭竿为旗。则武臣、韩广接踵其后,皆以为‘陈涉王,孤亦得王’。

所以凡改变历史走向者,躁进则时机尚未成熟、为前代反扑所杀,即使不躁进,只要他是武三十一年最后剩下的三个月时间,朝廷也没什么动作,一切照旧,就是治丧,年号也还没到改的时候。

拖到事的有9代。

还有好几代当了部卿,最后几代特别不成器就当当富家翁或者打理打理产业。几经沉浮也算是始终混得不错。不说“二十四世三公”,那至少也是“二十四世里有十四世三公”。

因为李素封圣的历史地位,五百年里所有读书人都读殿兴有福理论,加上最近二百年全球所有君主制国家也都在读殿兴有福论,汉朝皇帝始终对这个家族优容有加,没怎么折腾。

毕竟皇帝也知道,如果李素被全球封圣,而他的后人却在大汉境内被罢黜,那很容易造成思想混乱、不利于国家统治,说不定还能给外国蛮夷制造标榜他们才是“李圣思想正统继承者”的机会。

至于李家的封地,哪怕会稽郡和闽中郡后来再是拆分县数,到了24代人、500年之后也早就一代一个县还得差不多了。

最后只留下一个县是承诺永久不收回的,所以李家就留下了句章县为永久封地——不过别小看才一个县,毕竟汉900年的时候,后世魔都的大部分地区也还在海底呢,这500年里长江流域的江海贸易转运,就是靠句章县。

海关署和市舶司也都在这儿,这等于是全球最大的海贸和金融中心。打个比方,搁后世那就等于“你只有一个县封地,但把魔都封给你”,所以李素子孙的富贵是不容置疑的。

汉900年时,李素第24代孙又有个特别成器的,他们家族一贯家学渊源也做得好。他原本也没打算在政坛如何发挥,但因为水到渠成时机成熟,刚好那时候君主立宪的转型正式完成,他也在民意推戴下当选大汉第一代选出来的首相。

不过,既然是选的,也就不可能子孙相袭,只是做了十几年,就退下去了,也算是开了一个和平交接权力的善政先例,给后人开了好头。

汉有天下900多年后,君主专制终于是结束了,工业歌命都即将开启第二轮了,汉将以立宪的方式,换个活法继续演变下去。

——

新书叫,比较传统不整活的,但是相信会有干货硬货、于传统中见新意。已经更了两万字了,毕竟是从历史回到都市,也不敢奢求大部分读者追。

这里只是提醒一下那些追看了我七八年的老主顾,信得过我干货水平的,赏个面子瞅一眼,投几票,谢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