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0章 郑玄诸生入彀中矣

郑玄诸生入彀中矣

28岁的刘备,此前缺乏对朝廷中枢政治斗争的敏感和戒心,也是不足为奇的。

谁让他太年轻,从来没做过哪怕一天京官呢。

这也导致历史上后来刘备一辈子的全局治理经验上,跟曹操相比,始终是不如对方全面。

正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短板必须亲自经历过才能补上,不能指望谋士跟你说说注意事项就能听进去。所以哪怕李素再劝,也是不能代劳的。

要做一个好的开国之君,扎根地方干过基层,吃过苦,站过朝堂看过全局视野,这三点都不可偏废,见识越全面越好。

幸好,如今也不算晚。

连续被诸葛珪、李素劝谏;又被焦和泼脏水、被郑泰警告后,四重洗礼终于让刘备端正了态度,做好了进京的思想准备。

不求做多久京官,至少暂时展示出自己的“绝无野心,一心为国”,让朝廷考察考察清楚,以待天时。

有李素的运作,相信几个月就能出狱哦不是重回地方的。

刘备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变得那么珍惜他留在地方上的每一天,想趁着李素回信之前多做点事情,把当地的工作安排妥当。

……

李素跟着郑泰走后的比他更早两天到了。皇帝、十常侍和大将军何进都知道了消息。

李素再巧舌如簧稍微一解释,大伙儿就相信了“这只是青州刺史和幽州牧之间工作沟通不顺产生的误会”。

但消除误会归消除误会,有些东西,只要朝廷起了心,肯定是会琢磨一下如何调动以增加安全系数。

同时,只要有人提醒何进,何进肯定也想试探试探“如果调动刘备,刘备本人会是什么心态,会不会因为刚当辽东太守两三个月就被折腾而心有怨言”。

朝廷中枢对地方官玩心术,这是永远都不可能消失现象,只能去适应。

李素刚到京师两天,总觉得这一波云谲波诡的暗流有点不正常,他又没掌握足够的情况,就忍不住偷偷的问同来的郑泰,如今朝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什么人在针对刘备。

但郑泰的身份不方便直接说,也不愿说,就给李素指点了一条门路,让他去问卢植。

郑泰还说,在李素进京代表刘备述职之前,卢植已经帮刘备说过几句好话了,算是在担保刘备的忠诚度。要帮刘备的话,还是找卢植吧。

李素没有办法,只好登门拜见卢植。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