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刘虞听李素说有办法,也是眼神微微一亮:“你有办法?什么办法?”
李素深呼吸了一口,缓缓说道:“使君,张举猝然称帝,陛下必然震怒,其逆檄上册封为王侯的这些胡酋,至少三个月之内是不可能拉拢了。
他们也不相信陛下会那么快消气、大汉会那么快不顾体面真心招抚他们。这点是没法改变的,只有用时间去磨,双方都淡忘了,到时候再辅以密使特赦,才好有个台阶下。
但是,我看张举的这封称帝逆檄中,还多有牵强附会的舛误,比如文中多举近年来灾异不断、乃天命厌汉、天谴陛下卖官鬻爵,这些说法对胡人对大汉的信心有很大打击。也会影响到我们劝降胡酋时,以‘大汉四百年正统’劝诱胡人为长远计的信心。
如今既然武略方熄,正需文事济之,得要有当世大儒,言辞文理确凿,反驳此论,破除张举以天降灾异煽惑人心的迷信。
当然,此举纵然有效,也是慢慢见效。无非不用此计,可能要半年才能让那些胡酋渐渐动摇可以拉拢,用了此计之后,说不定能缩短到三四个月。而武事上的压力、利益上的劝诱,依然缺一不可。”
刘虞乍一听,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你说需要几个月冷静一下、给双方一个台阶下,这我早已想到。不过,当世大儒……呵呵,那些胡酋,只能诱之以利、胁之以威,大字不识几个,还懂道德文章?怕不是对牛弹琴!”
李素智珠在握地说:“跟胡酋谈道德文章,当然是十有七八对牛弹琴,但也不尽然。若是专注于一点,只跟他们谈灾异天命,他们还是感兴趣、听得懂的。越是胡酋,越是迷信天道。虽然他们自有一派信仰,但内附各部,多半还是相信我们汉人数百年来宣讲的天命论。”
无论是张举这次称帝,还是三年半之前张角的黄巾之乱,在历数汉朝罪恶之后,檄文上其实都有相当大的篇幅,是在论证“汉室干了那么多坏事之后,老天爷降下了多少警示”。
别说,回到汉末身临其境,李素发现这种招数还真是煽动了相当比例的无知之人,乃至胡人酋长,也极大影响了那些胡人酋长对于“汉朝还能不能活下去”的信心。
只不过,因为汉末灾异几乎年年有,所以灾异简直就成了个公共厕所,谁想用就能用。
不管哪个阵营的反贼攻击汉朝,都把灾异拿来为他们本阶级的观点服务。
张角是民,就说灾异是因为横征暴敛;
张举是官,就说灾异是因为卖官鬻爵。
反正老天爷又不会真的开口说话,董仲舒个大鲨臂在三百年前代表老天爷说了:有灾异就是汉室失德。
那些大小反贼还不可了劲儿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扛着董仲舒猛烈攻击汉室。
而对于李素来说,让那些胡酋“相信汉朝肯定还能活下去”,这才是他搞信用诈骗的最大筹码。
羌渠单于当初为什么要派左贤王于夫罗出兵?还不是被李素那封书信中的拿大汉四百年江山历史信用背书、无担保空手套白漂的招数骗了。
这就跟金融炒作战是一个原理,最值钱的是“信心”。
但张举现在打宣传战,要暂时在舆论场合削弱汉室天命、让丘力居素利轲比能降低对汉室“将来算总账”的长远能力的预期,那不就降低了李素将来外交出使时的说服力了么?
千言万语,抵不上对方心里本身对你是看涨还是看跌。
所以,舆论攻心战必须马上准备起来。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手准备。
还是那句话,逼迫敌军反正,是三驾马车共同作用的:
军事战力威胁,钱财利益诱惑,天命信用预期。
三手都要硬,刘虞分化敌军才能成功。
只不过来,定然要被天下守旧之人群起而攻!
也就赶上如今正好是风口浪尖,陛下也需要人分忧驳斥张举的逆檄,罢斥灾异论就是断张举一臂。这个节骨眼上,哪怕其他清流大儒依然想攻击蔡伯喈,天子也得暗中保护他。只可惜蔡伯喈一世清名,将来恐怕要被打上一层迎合天子的‘媚上’恶名了。”
那些治了一辈子春秋三传的“有骨气”守旧派读书人,说不定将来就会说:呸!蔡邕居然是皇帝的走狗!心甘情愿给这么昏庸的朝廷卖命!
这话有些尴尬,李素接起来也比较生硬:“我相信蔡公会以天下百姓为重,个人一时的清誉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大丈夫在世,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刘虞也就不再纠缠:“那你看着办吧,有把握,就晓以大义,把蔡伯喈请来,若是他人不肯来,先把他琢磨出来那套文章书稿弄来。你本人暂且不要远离,我说不定还有跟胡人接触的要事,随时会要你办。”
李素想了想:“我会派可靠心腹军校礼请蔡公一家北上。不过来蓟县恐怕不便,这里如今还是战乱之地,他不会愿意的。就让他先到冀州中山无极县暂住,我会以师礼操持其起居。
无极乃冀州豪门甄氏根基,如今新兴的雕版印书之业,暂时以无极为最盛。若需与蔡公面洽,从这里去无极也不过两郡之远。”
刘虞点点头:“想得很周到,就按此办吧,至于所需钱财,你们自行筹措!另外,等此事安排妥当之后,我再跟你聊聊近期如何进一步压缩叛军钱粮来源的事儿,那也是一条长远之计,得早做打算——只有叛军越早出现钱粮短缺,他们才会越早内部动摇,给朝廷的诏安劝诱创造条件。”
“属下命令。”
刘虞也是知道李素跟不少超级大富商都眉来眼去的,甄家糜家都有交情,所以让李素办事刘虞从来不会给经费,他知道李素不差这点小钱。
反正只要事情办得好,他积极帮李素扬名升官就是了,双方都是心照不宣的。
告辞刘虞之后,李素立刻回去找了这几天刚刚搬来蓟县的刘备。
刘备是知道自己要升为蓟县县令,所以趁着最近战事告一段落,提前过来熟悉熟悉情况、交接一下工作。
李素也不跟刘备客气:“使君有大事差我去办,需要一位可靠的心腹护卫,持我亲笔信函,去陈留盛邀蔡邕蔡伯喈来中山无极赞助。
还请兄借子龙与我一用,他是真定人,对无极也熟悉,如今道路不靖,有他护卫我也安心些。”
李素觉得自己的保镖典韦太粗鄙了,怕办不好这种请人的精细活儿,还是借赵云比较好。
刘备一口答应:“这有何难,明日我就调子龙听贤弟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