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此生长 194.办席

194.办席

别说, 也还真让他们赶上了,最近的储物袋居然跳楼式大甩卖了,基本每款的价格都是原本的一半左右, 尤其是大的储物袋, 不知怎的, 价格竟是降到了原来的五分之一甚至还多!

“听说是阵法升级了, 我一开始不懂啥叫阵法, 伙计就和我解释是锁,据说是原本储物袋上的锁都落伍了,仙界的锁匠都研究出来更高级更好使的锁了, 原本的锁这才被仙人们瞧不上了,这不, 就甩卖了嘛!”

“甩卖的好!咱们庄户人家又没什么值钱家当, 原本的锁就够用, 咱们当然买旧的!”

“就是就是!”

“虽然咱们普通人用储物袋还得额外配个灵石,不过咱又不干别的, 就开锁用,我算了算,一年也就用一块碎灵石,用得起!”

……

……

……

前面说到,因着杜楠从空间里摸出孟婆的房子来, 村里人顿时对储物袋生了兴趣, 说来也巧, 他们去镇上问的时候, 那边刚巧传来储物袋降价的消息, 于是一时间,村里人成天讨论的都是这储物袋的事儿, 接下来要嫁娶的有两户人家,竟是将储物袋添到了嫁妆聘礼的单子里。

啧啧,在村户人家里,这可是头一份了。

一时间,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打听储物袋的事儿,以至于老杜家办席的时候,整个席面上人人讨论的重心完全不是老杜家风光归乡的事儿,而是储物袋的种种。

直把杜婴婴气笑了。

要说杜婴婴吧,其实还真不是贪慕虚荣之人,这归乡办席也是遵循传统,而并非为了炫耀,再来吧,也是为了和乡亲们叙叙旧,感谢人家帮自家看房子啥的,为此,杜婴婴还真是颇废了一番功夫置办这席,自己掏了一大笔钱财,又叫杜雨涵、朱玑在外头跑了三天,这才将菜单、食材都敲定的满满意意,她们还拿出来好些仙菜呐!用灵泉甘露、在灵气充足的土地上种植的菜,才叫仙菜,不仅味道好,且蕴含着微微一丝灵气,长期服用可益寿延年,短期服用口舌生津,还能治小病,除此之外,桌上的就更是杜婴婴从真东界带来的,用真海海水加上在那边种出的果子酿出的果酒……真可谓是花心思了。

然而——

如此心思,却没有一个人看出来称赞,所有人说的都是储物袋的事儿,直把杜婴婴郁闷的。

最后坐在席上,和其他人一起讨论起储物袋来了。

席开到中途,杜楠的阿婆阿公还来了。

依旧是乘那架木鸢,不过上面早已粉刷一新,又换了新的灵石,那木鸢虽然木材依旧,然而经过了好生养护翻新,如今看着倒是自然灵动,比起新型木鸢尚多了一丝古典气息。

朱阿婆依旧高高大大又壮壮,朱阿公还是笑呵呵的,看着文弱身子骨却极好的,再有就是他的小姑姑了,这么多年过去,她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姑娘,依旧眉目如画,却是变成了风度翩翩的美女子,仔细看,还是有修为的!

不过不高,也就炼气五层吧,倒是和他爸如今的修为一样。

“子轩写信说你们回来了,这不,咱们就立刻从朱南界回来了,紧赶慢赶,还是迟了些,不过好在亲家母为了等咱们,晚办了这些天,这才让咱们赶上了。”和当年一样,朱阿婆依旧声若洪钟。

她看看如今已经高高大大的杜楠,又看看旁边个子同样高挑的朱玑,大赞了一声好:“女儿家就该高高大大的,敞亮!”

而她的视线随即落在席间忙忙碌碌的大杏郎身上,什么也没说,只是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最后,她的视线落在儿子身边两个小娃娃身上:“这就是花椒和八角吧?快来,快来曾阿婆身边来,曾阿婆给你们带了猪肉粕吃!”

杜楠早就给他们俩说过朱家阿婆阿公了,还特别说过朱阿公炸的猪肉粕特别好吃,所以一听到朱阿婆说的“猪肉粕”三个字,八角和花椒的眼睛瞬间亮了,一点迟疑也无,当时就跑到朱阿婆腿边了。

这反应把朱阿婆喜得和什么似的,赶紧弯下身来,左一个,右一个,将花椒八角抱在身上,脸上的笑容简直停不下来,反倒是没手给两个娃娃拿吃的了,最后还是朱阿公帮她从身后的口袋里摸出了猪肉粕,塞到两个小家伙嘴里,从未吃过这种食物,花椒八角一吃之下,大呼好吃,又把朱阿公逗乐了,一会儿往八角嘴里再塞一块,一会儿往花椒嘴里塞,直把他也占住了。

“也就是咱杀猪匠人家了,别人家见娃娃给糖吃,咱家见娃娃就给猪肉粕吃。”杜楠的小姑姑笑着道。

眼瞅着父母被重外孙迷晕了,竟是想不起来给亲家送礼的事了,小姑姑赶紧自动顶上,从储物袋里将一早就准备好的各色礼品拿出来,足足拿了半柱香的功夫,心想自家的礼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绝对给阿兄长脸面,正想听村里人的赞美,不想赞是赞了,就是赞美的内容有点偏——

“还是储物袋能装啊,你们看,这么些礼,换做平常的,不得拉好几车?又是雇牛又是雇车的,哪像婴婴亲家,三口人就把东西带过来了,好用!”

赞美完,还朝杜楠他小姑姑打听起她家储物袋是从哪里买的,尺寸多少,价钱如何……直把杜楠他小姑姑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直被好些村民团团围住,按在席间,一边吃席一边介绍起自家的储物袋来。

就……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这……可是我见过的修仙者和普通凡人相处的最和谐的地界了,真是个和平的村子。”倒把石壁散人看的捋须连连……

呃,对了,他现在没有胡须了既在兔耳村住下来,他如今这审美也就随了这方水土风情,女子们普遍不喜男性蓄须,所以呢,在和村里男人的交往中,受到影像的石壁散人就将下巴上的三缕美须直接挂掉了,虽然不太习惯,不过别说,揽镜一照,他还真觉得自己年轻俊俏了不少。

而在身旁,孟婆笑笑,又夹一口菜吃,和旁边一个老婆婆聊了起来。

虽然社恐,不过她只是这些年活人减少了而已,随着入乡随俗,症状慢慢好了不少,又在兔耳村认识了性情相投的老姐妹,两人都是比较安静的性子,倒是能坐在一起,是个陪伴。

虽然席间众人议论的中心有点偏,然而老杜家的席依旧热热闹闹,而这一热闹,就足足热闹了三天。

老杜家的席开在第一天,第二天开的是孟婆等人的乔迁席,第三天就是真东界的席了,毕竟青哥儿也回来了,而和老杜家是一天回来的不一样,青哥儿竟是真东界最后一个找过来的人,也正是他回来了,标志着真东界的人终于在水灾之后集结完毕了,于是,按照兔耳村的习惯,屠大娘也办了席。

在兔耳村待久了,真东界的一帮人也渐渐染上了这边的习惯:男人们习惯了被人用家里女人的姓氏称呼自己,而女人们则习惯了当家做主。

屠大娘做主,按照兔耳村的习惯,又按照真东界的请客席面,开了一场大席。大肉大酒管够,全是真东界特色,倒是把没见过这些的兔耳村村民惊得连储物袋都顾不上讨论了,纷纷讨论起席面上的饭菜来。

屠大娘落落大方的介绍了各种真东界大菜,然后又端起酒坛子,声情并茂的感谢起兔耳村的村民来。

呃,没错,就是酒坛子,和人头差不多大的那种。

眼瞅着屠大娘都直接用酒坛了,兔耳村的女人们就……就觉得自己也不能输了啊,纷纷也端起酒坛,坛来坛往,最后竟是全都倒下了,最后的席面上反而剩了一群男人,尤其是真东界的男子,大伙儿磕着老唐炒的瓜子,一起唠嗑。

杜楠也是直到这时候才终于有机会和青哥儿叙旧,他这才知道青哥儿居然是被冲到了一个佛修的地界,而那边的修行方法也与这边完全不一样,以炼体为主,而青哥儿这些年在那边也是拜入了师门进入系统训练,短短几年而已,竟是修成了“金刚之身”,按照这边的分级换算下来,俨然是金丹四层修为了。

再没有其他奇遇的情况下,光靠修炼修到此种程度,不可谓不迅速了!

“我感觉那边的修炼方法极为适合我们那儿的人,我们那边的人是没法按照这边的办法修炼的,然而却可以按照佛修的法子。我就想回来一趟,然后再回老家一趟,最后再看看老家谁想出去修炼,带着他们去那边修炼去。”青哥儿笑着说着自己的安排。

只是他心里其实也是惊讶的:他原本以为自己的修炼速度已经极快了,不想却还是落在杜楠后头,还落后的不是一星半点。

果然大哥就是大哥——于是,他反而自豪起来了,沾沾自喜,再次感慨自己从小就眼光好。

而在这场席的最后,在青哥儿父亲——船老大的主持下,朱子轩走到了席间,公布了自己终于为青哥儿起好的大名。

“若,我为青哥儿选定的名字为‘若’字。”难得当着这么多人讲话,朱子轩颇有点小紧张的。

“说来惭愧,我虽在昆仑问天宫修习了数年,然而这占卜的功力一直不到家,也是,如果到家的话,我就该早早回家了,不过青哥儿这名字却不是我用问天宫的占卜之术卜出来的,而是做梦偶得。”

“其实就是今天早上的事儿,我做梦梦见自己在为青哥儿选名,手中的名册打开,窗外一道阳光打进来,恰好照亮了名册上的一个字,我低头一看,却是一个‘若’字,我便想,这就是青哥儿的名字了。”

说到这里,朱子轩道:“别看我用卜数占卜不准,可是做梦却是极准的,这定是最适合青哥儿的名字。”

船老大便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我早就将青哥儿的起名大事交给了你,只要是你起的,不管什么名字都成,何况你这是梦中得来的名字,这是天定之名啊!”

船老大是不知道朱子轩“天眼”之事的,他只是觉得做梦得名这个意头好,兼之又是他早就拜托过的朱子轩起的,一时间,就挺满意的。

倒是敦仪先生在听到这个名字之时,忽然抬头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古真东国国王的名字,似乎正是一个‘若’字。”

他就说了这一句话,然后便继续低头吃菜去了。

倒是他那句话把真东界众人都镇住了,尤其是船老大,再品朱子轩那个梦,更觉得不凡起来。

于是,对于这个名字,他原本只是满意,如今竟变成满意到尊崇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