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章:淡妆浓抹总相宜
数百名东厂的番子倾巢出动,沿着京城上上下下好一阵搜索,结果却是出乎王振的意料之外,那帮前两日几乎人人都可看见的唱曲的戏子,仿佛一夜之间听到了什么风声一般,凭空消失了,一个人影都寻不到,而那些曲子则通过百姓口口相传响彻整个京城,就连京城周边的山东、邯郸的百姓也知道京城里出了一个无恶不作的王公公。这事儿被两京的官儿说得神乎其神,有说是西洋商人所为,也有人说是北方的蒙古人不满王公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乔装打扮来到京城可以丑化王公公的,而京城的百姓则认为这是王公公所作所为激怒了天上的神仙,赤脚大仙,纯阳真人化作唱戏的来到人家,通过唱曲将这些恶行公布于世,好让王公公知道什么叫做人在做,天在看,再不行善意之举,定没有好果子吃。
这些言论在京城流传颇多,那帮东厂番子一一收集送到了司礼监让王公公过目,据说王公公气归气恼,但神仙之说并不信,一口咬定这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命令心腹曹吉祥、侄儿王山彻查此事。
二人领了指令哪敢怠慢,数百个东厂番子,加上锦衣卫就差没把京城里里外外搜了一个遍,那帮来自南洋、西洋诸国的番子不是被东厂番子给抓了就是被带回了锦衣卫的诏狱,就连来京城等候三年一次的科举的秀才也没放过,京城的各大酒肆、**、戏班更是苦不堪言,一时之间京城在王公公的搅动下鸡飞狗跳,怨声载道。
杨峥目光一闪,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从眼角一闪而过。
百姓积极是好事,可这事儿关键在皇上,他老人家不信,百姓骂得再多怕也是无事无补。
“那可未必?”一直沉默不语的杨峥忽然开口说道。
“常言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至少在这件事上咱们的方略是对的,从上到下都闹腾,咱们的动静越大,王振罪行就越多,也就是更明显,皇上如今还不信咱们,那是因为王振的罪恶尚且还在皇上的底线之内,一旦王公公突破了这个底线,皇上的信任未必了……?”
陈循道:“不错,咱们这位皇上看似糊涂其实只是一个老好人而已,王振便是抓住了皇上这一点才敢为所欲为,可事情不会一直都这么顺,好人也不会总是好人的,当皇上眼里看的,耳朵里听的都是王公公的恶行,那份信任只怕就大不如从前了。”
“这样做怕太对不起咱们的百姓了?”高谷道。
陈循道:“做大事最忌讳的便是妇人之仁,当年项羽若不是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后来的江山也就没刘邦什么事儿了,咱们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让王振的罪恶彰显,迟早出掉王振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做,说句不吉利的话,王振的权势已经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他的眼里已看不上咱们这帮文官了,甚至内阁也瞧不上了。老夫可听说了,王公公生平最向往的便是大唐的高力士,为国朝建立功勋好名垂千古,领兵打仗那是小事么,古往今来多少文才武略的武将都弄不明白,他一个太监能建立什么功业,当真以为国朝外的那帮敌人是吃素的,咱们太祖皇帝、成祖皇帝够厉害吧,打了大半辈子也没能将咱们北方的敌人消灭掉,退一步说咱们的杨大人可谓是文才武略不输任何名将吧,结果如何还不是与北方鞑子握手言和了,他一个太监却将目标看向了北方的大鞑子,想做那千古,但这事儿与他的干系不大,所以平日里没在乎,加上吏部的特殊位置,他也不想让两者的关系弄得太僵,他也难得去理会这些多次一举的规矩。
“侄少爷寸功未立,何来升迁”。王振没有停下的意思。
徐涛目光看了一眼王振,神情显得有些犹豫。
王振道:“知道什么都说出来。”
徐涛颔了颔首,道:“奴婢也是从马大人听来的,说是皇上的赏赐。”
王振面露不解之色,迟疑的问道:“好端端的皇上为何给赏赐。”
“马大人说,老爷这次去往江西剿匪,为朝廷立下万事功业,实乃是本朝最大的喜事,可惜的是外面的那帮文人武将却偏偏看公公不顺眼,选了这个节骨眼上上了奏章,皇上固然是对老爷信任有加,可也架不住百官态度坚决,所以才对老爷这次的丰功伟绩只字不提,可皇上又觉得如此亏了老爷,便想到了侄少爷了,说起来这也算是皇上变相的对老爷江西剿匪之功的默认了。”
“皇上对咱家真是……”王振眼里涌出感动,眼前仿佛看到了小皇帝不顾群臣反对,执意信任自己的情景,两股泪珠不知不觉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徐涛跟着王振多年,自是知道这个时候该做什么了。
就在两人说话的这当口儿,那戏曲似是唱完了,一个书生咿咿呀呀的念了首了诗词:“道可道,名可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清者浊之源,守不住炼药丹炉;动者静之机,熬不过凡情欲火。大都未撞着知音,多半属前生注定。抛弃了布袍草履,再穿上翠袖罗裳;收拾起纸帐梅花,准备着罗帏绣幔。无缘处青蒲黄庭消白日,有情时洞房花烛照乾坤。”
王振本以为这戏文算是结束了,那知王山那帮同僚吆喝了一阵后,似觉得不过瘾,嚷着让那唱曲的再唱一遍,口里还骂骂咧咧的说了些淫秽的话儿。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