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8章:九重宫阙自天开
在告示张贴的的侮辱,甚至半路劫杀的官儿大有人在,可一切仿佛那西湖的水平静得让人怀疑这一切似存在过,这当然与杨峥一手掌握的锦衣卫大有关联,高航仿佛就好比一个神出鬼没的鬼魅,总能悄无声息地将一切劫杀消除得无影无踪额,而有翰林院的一帮庶吉士掌握的士林报也是心有灵心,但凡碰上了那个不开眼的言官御史上奏章或是当众辱骂,的导向,文章的内容大多是针对这位言官御史的道德,这些东西进过锦衣卫的运作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才几日的功夫,无论是御史还是言官上奏章最终得到的结果必是一身骂名,久而久之,言官与御史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最直接的感悟,那就是无论是谁只要在奏章上攻击了杨大人,他们的人品必然是臭不可闻,而这件事往往从一件微乎其微的事件开始一点点的在士林报上传扬,用不了几日必然会在京城引起新一轮的舆论风暴,内阁虽对这事儿一言不发,但强大的士林影响,好比一道巨大的网将他们死死地网在其中挣脱不得,知道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这是得罪了内阁的时候,这一切才悄然而解,一来二去上奏章,言论的是风向立即改变,尽管杨大人一如往日的不作为,言官再也没有任何的声音。
当然了也并非所有的言官御史都是这样,身为王振手下最有力的助手王朗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了,进过多年的观察,他比谁都清楚,在王公公的心头杨大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尽管这几年是杨大人一步一步的退让,似是被王公公强大的权势所压制,但这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当你深入其中便能看出这一切的变化,杨大人固然是什么都没做,可不知不觉之中,内阁地位却一如比一日巩固,关键时刻该做的事一件不少,再说信任上皇上小皇帝固然对王公公信任无比,可对杨大人的信任也不弱王公公,据说坐上皇后宝座不久的钱皇后公然赞扬杨大人才敢卓越,是国之栋梁之才,大事上仿佛是王公公在做主,但在关键的口子上还是内阁在把关,无论是边关还是在东南沿海的军务上始终不见王公公的得力干将,被太监破坏的商贾抱怨声是不少可店铺的数量上却是壮大的,总之一句话内阁并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弱,杨峥也不是看起来那么没用,王公公将其视为生平最大的劲敌,无时无刻不想着能去之而后快。
作为王公公一手提拔的得力干将,王朗知道一旦自己能搬到内阁这个庞然大物对自己官场上所带来的好处,往日看不起自己的也会对自己肃然起敬,哪怕自己身上依旧挂着王振走狗的名头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人的名儿树的影儿,风一吹也就算了,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到了最后还不是被后人骂成了走狗,多少枭雄被史学家当走英雄大书特书,在这个世道上没有太多的是非,没有太多的对与错,有的只是成王败寇,今日我胜了那就是王者,王振的走狗也好,读书人的英雄也罢都不及它了。有了这一番想法,王大人决定做天下人不敢做的事情,至少在他看来在这京城的六部,各大衙门的官儿是没人敢去触这个眉头,就说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曹吉祥也不敢轻易说出得罪杨峥的话儿,今日他做了。
进过一番深思熟虑,王大人连夜写了奏章,脑子里想着这几年百官对内阁的怨言下笔顿时快了许多,又想着内阁这几年毫无作为的表现,语句便多了几分恶毒,他本就是文章好手,这些事儿又不是难写的事儿,所以一篇奏章写下来,竟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他将墨迹吹干一字一句的品读了一番,对于自己荒废这么多年,还能写出如此气势,且有深度的奏章深感满意,等到墨迹干了这才收起来放入怀中回屋睡觉,好养足了精气神,明日一早好做弹劾内阁的可不少,若非小皇帝对我信任,我这内阁首辅的位子怕是也坐不稳了。”
来人飞快地看了一眼杨峥,见他语气固然说得颇有无奈之感,但面上神色却没多大的落寞之感,他与杨峥相交多年对其性子最是熟悉不过了,心知这事儿也说说,局面尚未达到无可收拾的地步。
来人淡淡一笑,道:“这也怪不得他们,当初做首辅的时候,你问问这满朝文武百官那个不是对你心怀希望,恨不得你能即可吞了王振,将那帮他们恨之入骨的太监赶出朝廷才好,哪知道,这多年过去王振非但没离开司礼监半步,还接着小皇帝的信任,将势力壮大到与内阁并驾齐驱的地步,这可是开国朝百年来头一遭,那些被王振打压,被太监辱骂,又拉不下脸面投靠王振的文武官员还不得将这口气洒在你的身上,不是大哥不会说话,实在是大哥喜欢说实话,你如今还在首辅的宝座上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我猜啊他们一定是想不通似你这等毫无作为的内阁首辅为何还能高枕无忧?”
杨峥苦笑了声,道:“非但他们想不明白,就是我又何曾想明白过。”
来人道:“你少来,这天下就没人比你更明白的人了。”
杨峥道:“要说明白,这也是再明白不过的事儿,全靠翰林院与大哥的那帮兄弟帮忙才有小弟的今日。”
来人摆了摆手道:“这算不得什么,要我说啊还是朝里的官儿对你的信任,他们相信你一定会重新回来昔日那个无所不能的杨峥,他们相信咱们这朝廷,若是还有一个人是王振的对手,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是你。”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