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逍遥江山 2707章 :百年大小荣枯事

2707章 :百年大小荣枯事

20章:百年大小荣枯事

到今日一早竟有些神志不清,侍奉在旁的刘林吓得够呛,连忙寻了他来看看,他很快意识这是个不错的会,趁着与皇上说话的时候,套着皇上给出了这道圣旨,这半年来,皇上的圣旨都是他亲笔所写,有时候为了帮皇上批阅奏折,他不得不模仿皇上的字体,每日上千份奏折,一写就是几年,就算是不会写字之人,这会儿也是成了一等一的书法名家了,宣宗的书法取自赵孟頫,其书法用笔沉稳,章法分明,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平寓险,点画之间呼应十分紧密,虽有唐楷的法度,又不拘泥于唐楷的一招一式,在楷书经常有一些生动俊俏的行书笔法与结构,笔划形态生动自然,颇见功底,若非他自幼就喜赵孟頫,又有些笔法在,未必能被宣宗寻来做这朱批的太监,头两年,外面的那些大臣还能看出端倪来,这两年他暗临摹了赵孟頫的《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门记》、《临黄庭经》,笔法越发的圆润自如,华滋遒劲了,可算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就是宣宗自己也难以分辨出真假来,所以书写圣旨,朱批奏折的任务,宣宗越发大胆的交给了他,两年来他也没让宣宗失望,朱批批得是越发迎合了宣宗的语调,就算是内阁那位老狐狸也极少挑出什么毛病来,似这样趁伪造一道圣旨又有何难,就算事后宣宗责问,大可推到皇上糊涂时说过这话儿,自己是照着办罢了,再不济,是被皇上呵斥一番罢了,可皇上这个模样谁知道还有没有清醒的那一天呢?也许有,也许……“会只有一次,为了这个会,王振等了将近二十年,又如何舍得放弃呢,哪怕明知是死,也要去试一试。 X事实证明,他这次大胆的一试是对的,宣宗神志不清的时候含含糊糊的说了什么谁也不得而知,一切说到底还是他说了算,所以在他的凑成下,这道圣旨堂而皇之的就出了皇宫大内,通过通政司传到了内阁,再由内阁传至六部了,他几乎能想象内阁杨士奇等人是什么表情,六部的那些官儿破口大骂的情景,可这又如何,圣旨是皇上下,可不是骂几句就能收回去的。所以这两日的王振可谓是志得意满,甚至在给太子授课的时候,面带着笑容,让太子头一次觉得这位王先生的笑容原来是这样的动人。

当然了,王振也不敢太过胡来,毕竟这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是金英而不是他,实现司礼监秉笔太监朱批这是他的便到了司礼监,因司礼监秉笔太监有朱批的权利,那么这样一来,司礼监也就相当于内阁了,可以左右朝廷大事?权势不亚于内阁首辅了!”

王振点了点头道:“你还算看得明白,我朝自太祖爷时,太监不得读书,难以识断字,这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咱们不识字,不明大义,就难以进入权势的心,所以洪武一朝,我们太监、建一朝我们太监被读书人挡在了权势之外,当今圣上设置内学堂,准许我们识断字,渐通墨,凡每日奏章书,除皇帝亲批数本外,皆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太监分批。批红须遵内阁票拟字样,只是字迹有偶误者,方得改正。世人都说这是皇上偏信太监,是误人误国之举,这无疑是浅薄的见识了,自太祖爷、永乐爷一朝被压制的人在仁宗一朝开始抬头,内阁的出现,权势的加大使得官集团已有当年胡惟庸的影子,到了本朝这种势头越发明显,天下人以读书做官为主要途径,今日的内阁首辅早已是一呼百应的局面了,与昔日的胡惟庸不相多让,当今圣上既没有当年太祖爷杀伐果断的段,也没有永乐爷英明果敢,就是比起仁宗皇上也少了几分老辣,难免有应付不了这帮老臣的时候,所以皇上不得不加以防范,将原先一分二的局面,改为一分为,这天下皇上占一份,天下读书人算上一份。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