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 1995章:一山还有一山高
>
“大哥何必担心,我可听说了这况钟不过是刀笔小吏出身,仗着皇帝宠幸才撞了大运,坐上了这苏州知府的宝座,若非这些年,大哥早有交代,凭我金家的本事,他况钟嫣能在苏州三年?”说话的是金老爷子次子金鲲,永乐时仗着金老爷的余荫封为“锦衣卫副千户”。+◆,不过他嫌做官太不痛快,做了两年便返回了苏州老家帮家里置办家业,算是金家的一把好手,平日里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多半都是他去处理。
“话虽不错,可这次不同,世人当官,或是爱财、或是为名,再者便是为利禄,可此人皆无所好,宛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倚天剑,这样的人你还能当刀笔小吏看么,这些年你看他在苏州所作所为,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各届苏州知府都不能与他相比。短短三年,先后为苏州百姓办了许多好事。贪官污吏动不动对百姓处以酷刑,他先后酌情予以减免者近一千四百余人,光这个还不算,他协同巡抚周忱,悉心筹划,为百姓奏免赋税粮七十余万石。兴利除弊,不遗余力,锄豪强,扶良善,若不是心头有些斤两,能在苏州立足么,我们金家是苏州,中有云“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田淹起,捋其须曰:“何物沈生,雄快乃尔!”为金公子所赏识,便做了这金家管家,这些年为金公子出谋划策,很是有些本事,金家能从几十亩良田,两家铺子的产业,壮大到今日二十四万良田,数百间铺子,田管家居功至伟。
金公子很是知道他有些本事,平日里有什么事儿都找他拿主意,此时听他得含蓄,不免有些紧张。
田管家道:“依我看姓况的虽是个好官,但骨子里还带着几分清流之气,而看他最近手段,则有几分循例的味道,东主在官场呆过,该知道这当官,有多种当法。有的人冲虚淡薄、谦谦有礼,遇事三省其身,虽不肯与邪恶沆瀣一气,却也不敢革故鼎新、勇创新局,此种人是清流,眼中的程,这里也不细说,但明史中还是记载了很多通过举荐为官的人,多是在龙凤的时候,如刘伯温、宋濂等人,大明实行科举制后,这种制度多是名存实亡,很少实用,所以想要通过举荐制在大明做官,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铨选是官吏选拔了,这其中的猫腻如何,傻子都知道,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后各代除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凡经科举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均须赴吏部听候铨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大明延续前朝制度,这种铨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人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根本就实现不了做官的要求。
四种选官之中,杨峥既不是科举,也不是监生,更谈不上铨选,勉强能算的话,只能算举荐了,一个人在太平年月走举荐做到了当朝二品的大官,就是傻子也看得出此人不简单了。
“这还真不是说笑的话儿,要说这人的本事,还真让人有些敬佩,先不说他五千对抗弥勒教两万精锐,杭州一战一举荡平了弥勒教,就是京城保卫战,那可是一万人,正儿八经的蒙古精锐,愣是被他东拼西凑的三千拼凑的杂牌军给抵住了,还有安南,那黎利是何等的人物,说是与我永乐爷一样的人物,你们不会否认吧,碰上了他,愣是国破家灭,大好的江山就此成了大明属地,一国两制,一条鞭法,这一切不可思议的法子,都出自此人之手,我可听说了,一直成为大明心头大患的安南,这次是彻底融入了大明,哪里的百姓对朝廷甚是拥戴,从今年年初就开始按三十税一的比例,上缴税收了……?”
“再厉害也不过是一阶武夫罢了,能有多大的能耐,田管家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吧?”金二公子略感不服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