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逍遥江山 1092章:不足为虑

1092章:不足为虑

锡布古台还想说什么,那少年挥了挥手,道:“宋人有没有用,书中多有记载,我蒙古骑兵纵横天下,从无敌手,成吉思汗更是一代天骄,在亲率大军自北境长驱深入,攻入西夏至宝义二年七月,末帝李睍出降,被蒙古军所杀。党项所建的西夏国遂亡。只用了一年时间。

而我蒙古人在灭西夏五年后,开始灭亡大金国,我蒙古大军,一站便夺取渭水流域上的平凉、凤翔等城,只用了四年,就将金国版图彻底并入蒙古帝国。而一直羸弱不堪的宋人,从我蒙古蒙古窝阔台汗六年至元世祖至元十六年,蒙古(元)军攻灭南宋,前前后后竟用了四十六年时间,还配上了蒙哥大汗的性命,宋国人厉不厉害可见一斑了。

汉人这法子叫兵法,说的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唯有学会了,领悟了,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明朝的汉人就是学会了这法子,才在我蒙古人统治中原不过百年的功夫,就将成吉思汗的子孙赶出了中原,至今都不曾夺回属于他们的东西,可见汉人这法子十分的厉害,我们瓦剌想要重显成吉思汗的风光,唯有学习汉人的法子,才能一举挫败他们?“少年的语气低沉带着某种自信。

锡布古台似乎感受了这种自信,嘴唇动了动没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听得咕噜咕噜一阵响,那少年抬头看了一眼,这才放下手中的书本,冲着锡布古台道:“煮的马奶酒好了,锡布古台给诸位勇士喝上一杯吧?“

锡布古台应了声,立即起身从炉火上提起炉子,先走到那少年面前,放下一直大碗,将滚烫的马奶酒注满了大碗,这才递给了法,轻易动不得,最大的愿意,这些年来瓦剌内部争斗不要,又经过了几次大战,人员伤亡不少,并没有得到修整,况且眼下正是蒙古入冬时节,若忙于战事而忽略了过冬的准备,一旦战败,迎接瓦剌的将是不可估量的灾难,鞑靼,巫良哈,还在虎视眈眈,在这两个对手没有消灭之前,不易于明军为敌,当年的马哈木就是如此……?“最终可汗脱脱不花同意了太师脱歓的建议,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但这事情落在了脱歓的儿子也先的耳朵里却不这么想,这少年从小喜欢冒险,眼下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不可错过,决议先用兵试一试,若能顺利攻下北京城,那对瓦剌无疑是大大有利!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他也不敢贸然行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先是从军中挑选了五十名最精锐的将士,然后交给亲信锡布古台,让他化妆成鞑靼将士,趁机混入了大同内,一路北上,明的是抢劫,目的是趁机刺探北京城内的虚实,好为下一步做出准备。

这少年就是也先,他想了想问道:“眼下北京城还有多少人马?”

锡布古台这番赶往京城也着实花了一番功夫,所以此时不慌不忙的道:“北京城原有二十几万人马……?”

也先吃了一惊,心道:“这么多人马,怪不得父亲不肯轻易出兵了?“但多年养成喜怒不形于色的神色,让人从他脸上看不到任何的动人。

锡布古台继续道:“明朝皇帝征讨乐安州一共带走了十万人马,京城原本还有十几万人马,可皇帝的皇陵要镇守,所以京城的人马并不多,能打仗的少之又少?“

“消息可当真?“也先大喜道。

锡布古台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千真万确!”

“那就好!”随即又问:“何人留守北京城?”

锡布古台道:明朝皇帝命定国公徐景昌、彭城伯张昶专守皇城,安乡伯张安、广宁伯刘湍、忻城伯赵荣、建平伯高远分守京城各门。命广平侯袁容京城每门增官军五百人,兵马司各给军士百人,委官率领昼夜巡逻,还让两个皇弟郑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居守北京,由广平侯袁容、武安侯郑亨、都督张昇山、尚书黄淮、黄福、李友直协同赞辅,不过有一件事情很奇怪?“

也先正听得皱眉,闻言冷声道:“可有不妥?“

锡布古台道:“大明皇帝让这些人守皇城,却让他们服从一个叫杨峥的人调遣?“

也先显然也有些不明白,想了想道:“此人是什么人,可有打探?“

锡布古台道:“嗯,手下从京城抓了一个侍卫问了下,不过那侍卫知道的并不多,此人不过是一个二十好几的年轻人,以为多次前往乐安州,为大明皇帝打探了重要的消息,累积军功做了一个翰林学士,听说文采飞扬,写了几篇状元文章?在京城大大的有名?“

也先起先以为杨峥是什么大人物,待听到不过是个年轻人,且因为打探消息,被大明皇帝欣赏,登时放下心来,点了点头道:“不过是一介诵读了几篇孔夫子的文章而已,此人不足为虑,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

锡布古台立即站起身来,沉声道:“属下明白,绝不服公子所托?“

也先应了声,摆了摆手道:“去吧!此事须得小心些,莫要父亲知晓?“

锡布古台应了声“明白!”五十个将士立即去了。

大帐重新恢复了宁静,摇曳的烛光忽明忽暗中,也先抬起头看了看大帐,自言自语的道:“大明的皇帝一定不会料到,我也先敢趁着他御驾亲征的时候,攻打京城,一旦京城被我们瓦剌占领,父王纵是反对,也会出兵的,我瓦剌如今兵强马壮,未必就怕了那些汉人?”他自言自语了几声,双眼

激动的神色才慢慢的黯然了下去,重新捡起了那本《孙子兵法》低声诵读了起来。

乐安州内,朱瞻基在新建的汉王府里,停留了三天。在这三天里,一是安排阳武侯薛禄、兵部尚书张本及御史给事中等安抚军民,收缴民间兵器,同时听从了杨士奇的建议,为了表示这场胜利,在第三日,下令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同时派遣官员敕谕在北京居守的皇弟郑王瞻埈、襄王瞻墡代为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并分别奏报皇太后、告谕北京文武群臣,好让群臣安心,做好这一切,在杨荣、陈山等人的建议下,朱瞻基派遣太监陈芜,以及亲信官员给远在彰德府的赵王朱高燧送了一份信函,信上将自己如何讨伐汉王朱高煦的缘由及过程,并说明了自己对朱高煦“以亲亲之故,不忍弃绝。令同宫眷居于北京,以全始终之恩”的处置方式,这封信函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让赵王去了戒心,也不可否认,其中暗含某种威胁之意,眼看叛乱已平定,朱瞻基立即下诏让各处动员之兵不必再前进,同时停止了为这次亲征提供保障的粮饷运输,派礼部官员先期出发告拜班师归程所过山川。

^^^^^^^^^^^^^^^^^^^^^^^^^^^^^^^^^^^^^^^^^^^^^^^^^^^^^^^^^^^^^^^^^^

第三更了,请围观,请订阅,今晚就这么多了,能不 能给力些,还要看诸位的表现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