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章:小人得志
朱瞻基见众人毫无意义,涨得通红的面色既涌出了一丝喜色,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众臣听了皇帝再次发了话,便知此事已经是更改不了,顿时也不再高声反对了,金銮殿里立即回复了平静。
朱瞻基有些兴奋,他骨子里多少有些文人性子,对于传闻中的殿试是莫名的向往,只是他是太子,未来的大明的皇帝,无缘殿试,但骨子里向往还是让他对殿试有着莫名的好感,本以为自己的殿试少说也要登上一两年,却不想这么快就来了,虽说考较的只是一个人,但好歹也是殿试不是。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重要。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罢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做上五种记号,得其中最优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优秀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说到底这题目,是让学子用圣人之言,阐述圣人的自身看法而已,明白了题目,脑海里在开始转动起来,要说这八股文他还真诵读了几篇经典的篇章,前世那会儿常听人说起什么金榜题名,好心之下,对古代的状元怀着极高的崇敬之情,背诵了几篇,细细思索了一番,嘴角便溢出了一丝笑意:“看样子就用它了?”
众人议论一番后,有人说这题目太难,有人说题目太简单,更多的则是将目光看向了杨峥。
金銮殿上一时变得极为安静,龙椅上的朱瞻基眉头微微皱起,这题目他自问一时半会儿还不知从何下手。
场上唯独杨士奇一脸的平静,这题目说难倒也不难,说容易倒也容易,在他看来,依着杨峥的才学,就这题目做出一篇八股文来,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脸上反而显得平静。
“杨大人,你可以开始了?”刘观冷笑了声,故意将提醒的语调太高了几分。
本来还低头沉吟这题目的官员,听了这题目也纷纷抬起头看,看向了杨峥。
“小人得志?”杨峥冷哼了声,脸上却是洋溢着淡淡的笑意,那笑意仿佛一抹春风,让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从队列中走了出去,对着众人拱手行了一礼,他相貌本就英俊无比,此时一身大红袍映衬下更是面如冠玉,玉树临风,立即赢得了场上不少人的好感。
做好了这一切,这才转过身来,对朱瞻基拱了拱,朱瞻基点了点头道:“杨爱卿,这题目你可有信心?”
杨峥朗声道:“这个微臣倒是不知,不过勉强可是试一试?”
一听这话儿,朱瞻基登时放下了心来,道:“如此甚好!”
“杨大人磨磨蹭蹭,莫非是做不出文章来?”刘观冷哼了声,大声道。
杨峥对这家伙没有半分好感,心里暗骂,面上却是笑吟吟的道:“不过一篇八股文而已,下官张口便来?”
刘观冷哼了声:“蛤蟆打哈气,口气大不小?八股文乃以圣人之言,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题”,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本官为官多年,还从未见过能随口吟出八股文来?“说到这儿,又是冷笑了声道:“本官好意提醒杨大人,八股文可不是吟诗作对,张口便来?”
杨峥哈哈一笑,道:“刘大人没见过,并不代表没人这么做过,八股文固然难,可掌握了其中的奥妙,比起吟诗作对可要简单多了?”
^^^^^^^^^^^^^^^^^^^^^^^^^^^^^^^^^^^
第一更送上请围观,请订阅哦,小景码字辛苦,需要动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