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报纸
杜锦宁打开奏折看了起来。
原来这是新到粤语的关乐和写回来的奏折,给皇帝汇报了一下当地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见杜锦宁看完了奏折,赵晤问道:“这件事,你怎么看?”
关乐和在奏折里写道,放开了路引,整个省的商业活动立刻繁荣起来。不过他们最担心的情况并未出现。
当初,大家担心放开路引后,因为行商的利润丰厚,那些农民会放下手里的农具开始经商,而让农田荒芜。
但事实表明,农民虽然也有些开始行商,但更多的是趁农闲时多编几个草帽等手工品来卖,不会任由农田荒芜。而由于小商贩的活跃,农户们把手里的粮食和手工品卖给小商贩,不再任由大商人利用不多的销售渠道进行压价盘剥,日子比原先好过许多。
“恭喜皇上,、以衣宫廷大事等政治情报。
为免赵晤误会,杜锦宁又详细地说明了报纸的内容:“这份报纸,主要是面对普通老百姓,上面刊登一些学术文章、连载话本小说、街头轶事等等,并不涉及朝庭大事。当然,如果皇上想宣扬什么政策,引导什么风向,也可以下令,让其进行刊登。比如粤省开放路引取得了成功,咱们完全可以在报纸上报道一番,引起京中民众的兴趣,再进行推广,适当引导。如此一来,推行就容易多了。”
赵晤一听倒是十分感兴趣,又问了几句,最后道:“你想办就办吧。”
反正就在京城里,他的眼皮子底下,如果觉得这件事对朝庭对他不利,他可以立刻叫停。而以杜锦宁的聪明,绝对不会干出对他和朝堂不利的事的。
杜锦宁刚才给了他很多好建议,现在提这么点小要求,如果不答应岂不显得他太过小气?
再者,他对于在民间办报纸的事也十分好奇,想知道效果是不是真有杜锦宁说的这么好。
得了赵晤许可,杜锦宁心满意足地告退离开。
回到家中,她便叫了庄越来,将此事跟他说了,又细细地把办报纸的好处说给他听:“不光能赚钱,还能掌控喉舌,引导舆论……”
生怕庄越不明白这赚钱的道道,她道:“比如京中某酒楼开业,他们可以花钱在咱们的报纸上打广告;比如某学者想宣扬自己的学术理论,也可以花钱在上面刊登。只要咱们的发行量大,这些钱都是很容易赚的。所以不要把每一份的报纸定价太高,稍有薄利即可。赚钱的主要还是在广告和其他方面。”
“啊呀,这可真是好东西。”庄越跟杜锦宁久了,接受新观念比一般人要快。经杜锦宁这么一说,他立刻发觉出这报纸的好处来。
“少爷放心,我一定把报纸给办好。”
“不用亲历亲为,找一个掌柜来做这件事,你掌控大局即可。”杜锦宁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