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古代农家日常 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见梁先宽

又见梁先宽

“这可不行。赚钱哪有你学业重要?”袁修竹连连摇头,“况且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再加上制茶,怕不得要一个月;路上还不安全。要是出了什么事,我怎么跟你母亲交待?”

杜锦宁这才想起这是古代,可是不后世那交通便利的现代,坐个飞机或是高铁,几个小时就到了。现在的马车还没有避震,路又是石头泥土铺就的土路,坐马车那颠簸的酸爽劲儿就别提了。要是遇到泥泞,那更糟糕。

现在虽是太平盛世,但路匪还是有的。出行的时候遇到什么事,全看运气。

她也没再坚持,嘴里道:“那怎么办呢?”

“听说尉县那边有人种茶,我叫人去打探一下,到时候再说吧。”袁修竹道,“咱们这边的气候比北边暖得早,茶叶也出得早。在这边学会后再去那边,也来得及。”

也只能这样了。

将这事情商议完,大家便散了伙。

鸿文跟着考进了甲班。除了他们两个以外,乙班还有八名学子一起升入甲班。

为了防止抱团,也为了互相促进,老甲班的学子和新升上来的乙班的学子是交叉而坐的。杜锦宁在先生指定的位置坐下,这才发现坐在自己身边的不是别人,正是好久没见的梁先宽。

看到杜锦宁望来,梁先宽一笑,凑过来小声问道:“你那《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什么时候出下一册?”

为了口碑,杜锦宁对这两本话本采用的是饥饿营销法。她根据市场计算,每册书只印八百册,每半个月出一册新内容。其余多印的都留在手上,送到府城里去——三月的时候,姚书棋已在府城赁了一个铺面开了茶馆;四月开了书铺。现在这两部话本在府城的名气也已打响,多印出来的一千五百册书都会往府城里销。

因这话本的册数印得多,印刷及纸张的成本降低,只要一百文,而售价是六百文。虽说销售的册数不像后世的图书,动辄几万十几万册,但利润也是十分丰厚的。

姚书棋一看情形极好,这个月马不停蹄地又去了两个大县开了茶馆与书铺。

“在印了,过几天就有售。”杜锦宁回答梁先宽的问题,又好奇地问,“怎的这么久没见你,我以为你会参加科考。”

梁先宽能在甲班跟关嘉泽分庭抗礼,成绩自不比关嘉泽差。以他的实力,去参加科考定然也能拿一个童生回来,而且名次还不低。

梁先宽也有十四五岁的年纪了,不可能是家中长辈因为他年纪小故意压着他不让科考。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