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61章 终于能离开西海了?世纪讲座!

终于能离开西海了?世纪讲座!

针对重大而复杂问题的数学证明,即便是再多的数学家参与,能做出评判的永远是相关领域少数一些顶尖数学家。

他们组成的研究小组,才能更快、更准确的审视论文。

但评判需要的时间依旧很多。

公众都在等待国际大机构的评判,但持续好几天时间都没有任何消息。

好多人不由产生了疑问,“王浩对于黎曼猜想的证明是正确的吗?那些权威的机构会不会认可?”

机构认可,很关键。

即便是再顶级的数学家所做的研究,也必须得到大机构的认可,才能确定其真实准确,学术领域就是这样的,极为复杂的数学证明,也只有少数顶级数学家才能弄明白,具体证明过程有没有问题,也只能等待他们的评判。

过去也有几次有媒体报道说黎曼猜想被证明,但全都没有了后续消息。

复杂问题的证明,往往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王浩和丁志强、邱会安,再包括随行的陈蒙檬、栾海平等人,一起乘坐专机飞往了首都。

邱会安考虑着毕业后的事情,又不由得看向了丁志强。

据说当时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完全懂得黑板上的希腊字母和代数式所表达的意思,其余的人来这里就只是为了见证,他们所期待的一个真正具有意义的时刻。

比如,强力能够把夸克组合在一起,宇宙中并不存在单独的夸克。

为什么呢?

“王浩院士,你就是数学界的明星啊!”

到时候,会忙碌很长一段时间。

这还仅仅是数学领域的学者,参会的还包括一些官员、机构代表,他们拿着邀请函过来,纯粹就是为了‘见证历史时刻’。

王浩并没有为报告会多做准备,对于他来说,一切的证明过程已经了然于胸,只需要到时候上台讲解就可以了。

“你不留校?”

在消息确定下来之后,王浩就找到了丁志强和邱会安,给他们各自分配了一部分‘讲解’工作,让他们好好的梳理一下内容,为报告会做准备。

“也对。”

王浩朝着海伦竖起大拇指,肯定了她的想法,“所以具体方向,还存在不确定性,我还在思考。”

在寒暄了一番后,沈春明坐下来苦笑说道,“这次真是世纪讲座啊!”

“对。”

“如果丁志强离开,王浩老师肯定会很不舍吧?”邱会安想着,“但是,丁志强决定回去……也对,毕竟家在河唐。”

“也可以是强力。”

比如,安德鲁-怀尔斯的费马猜想证明。

他也不是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不会贴了证明过程就不管不顾。

数学物理学部很快给了确定的消息,报告会在下周四于首都会议中心场馆举办,具体场馆则会根据前来学者人数做调整。

海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因为粒子标准模型本身就是不完善的。”

“比如,从光子结构入手,进行塑造。”

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了,王浩、丁志强和邱会安完成了所有证明以后,花费超过三天时间整理资料,单单整理都花费了三天,就更不用说从头到尾的慢慢理解了。

另外,强力的存在非常特殊。

但相同点是,证明过程都非常复杂。

王浩礼貌的笑了笑。

……

周二。

王浩很无奈的摇头,还是决定下来,“还是开个报告会吧!”

“麻烦!”

二则大学里有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还有一些和超导材料相关的研究,并不是举办的大型数学报告会的好地方。

然后,时间又过了两年。

强力,确实是个很好的入手点,因为强力对比弱力更明显,对比电磁力表现形式又直接的多。

他仔细思考了一下,知道证明过程确实很复杂,只看论文去慢慢理解,不仅需要的时间很长,还会耗费很多的精力。

丁志强顿时更有信心了。

最开始王浩还耐心的给出回复,并贴了一些详细内容进去,还做出了文字标注。

其他人也跟着说道,“是啊,参会人数过千啊!学者就超过六百。”

理论物理都是如此。

“算了。”

丁志强和邱会安分别负责一部分内容的讲解。

毕竟,论文只是论文。

邱会安摇头道,“不一定,我家山济,留西海工作,我爸妈怎么办?他们的年纪还不大,但我爸妈肯定不太愿意……”

几个人一起思考起来。

前一天会议中心的二号侧厅就有很多人过来了,他们是来领取个人身份牌,路上碰到王浩自然要寒暄一番。

或许可以用质量点构造出的夸克结构,联系湮灭力的作用进行解析。

王浩不是安德鲁-怀尔斯,他不需要提前做报告,也依旧可以把论文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

“那可是黎曼猜想!”

王浩也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人。

邱会安也跟着笑了下。

邱会安道,“毕业了,一切就会不同了。如果我一直读博,就不用想那些麻烦的事情。”

好多人觉得等待几天时间已经很长了,实际上,针对一个国际重大数学问题的证明来说,几天甚至不能算作是时间。

他一直在和保罗菲尔-琼斯、海伦以及陈蒙檬,一起讨论其质量点塑造的问题。

咳咳。

所以,论文发表几天时间里,国际数学界一片安静,舆论上出现少数质疑的声音,而王浩则是收到了大量的邮件。

报告会是数学物理学部组织安排的,最开始是定在五号小厅,后来又改为了二号侧厅,主要是因为确定到来的学者太多了。

“你也知道,我家在河唐,爸妈年纪都大了,西海实在离家太远了!”

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了。

丁志强认真点点头,他仔细琢磨一下,忽然就变得更高兴了,“毕业了,要找工作,我也要仔细想想。我家河唐,感觉去首都不错,津城也不错,都离家近。”

后来,就干脆不回复了。

邱会安抿抿嘴,感叹一句,“要毕业了啊!”

一则,西海市的交通很不方便。

“强力……”

“我认为,质数对接点的存在本身,就可以作为质量点塑造的数学基础,我们需要对质数对接点的代入,不同质数对节点关联的函数进行研究,并联系一起物理问题。”

最终安德鲁-怀尔斯完成了费马猜想的证明,全场都为之鼓起了掌。

……

“当然……我考虑一下。”丁志强朝身后看了眼,强忍住心头的喜悦,脸色重新变得忧愁,“其实我特别想留下来,一辈子跟着王浩老师。离开,真是舍不得啊!”

王浩对于质量点塑造问题,还没有下一步的明确的方向,他只是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高次质点函数发现了证明中的一个小缺陷。

这才是主要方向。

他说着摆出一副‘忠孝不能两全’的苦闷。

王浩等人的思考讨论并没有确定的结果,他们只是做一下初期的研究,说一下彼此的想法,个人再去研究思考。

其中有一部分邮件,都是研究证明的数学家们发来的,希望他对论文某个部分进行一下说明,方便他们进行理解。

实际上,质数对接点本身,包括光子结构,都只是微观物理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而不是说,光子就是由真实数字排列组成。

邱会安疑惑的问道,“你不留下?”

所以王浩还是倾向于让数学物理学部帮忙组织报告会,并说明时间要尽量快一些,“最好是下下周前,再过一段时间,就很忙了。”

几个相关领域的顶级数学家坐在一起去研究,想要完全理清所有的证明过程,一个月能完成速度就已经很快了。

“你觉得我去水木、首大,津开、南大之类,能直接找个入编的工作吗?”

他仔细想了一下,就给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发了个邮件,让学部帮忙安排报告会的事情。

到此,怀尔斯的证明才受到国际认可。

数学物理学部开放了参会申请,给一些顶级的数学家发了邀请函,也给国际著名的高校、机构发了邀请,但也完全没有想到,前来的学者人数竟然会超过六百人。

结果王浩一路走一路说,花了很长时间才见到了组织负责人沈春明。

针对数学问题来说,‘小缺陷’都会是大问题,数学的绝对主义者要求怀尔斯无可置疑地证明他的方法中,每一步都必须要行得通。

前来的每一名学者,最低也顶着个‘数学教授’头衔,六百多名数学教授聚集在一起,场面甚至可比国际数学家大会。

之所以不像上次一样,在西海大学召开报告会,是因为会有很多国外数学家到来。

“但不是证明,也不需要去证明质数对接点有无限多个。”

只不过,海伦的‘认可’有些奇怪,好像她一直都没有放弃……

邱会安怪异的看了丁志强一眼,道,“全世界有几个人能在黎曼猜想证明上留名?更别说,你还是第三篇论文的一作。”

论文上发表出来的是证明的‘缩略’过程,有些复杂的证明过程被简化了,也就导致有些地方要理解还需要仔细研究一下。

因为,作报告的是王浩。

他们两个情况不一样。

一起跟着王浩读博的几个人,海伦不是种花人,不管是西海还是首都,对海伦来说都是一样的,她之所以来种花,也是因为对王浩的认可。

他都开始想象离开西海,去首大、津开之类的高校,当个副教授、教授挂闲职的美好生活了。

他知道王浩非常欣赏丁志强。

临近报告会,王浩也开始做起了准备。

“如果是从力的角度入手呢?”保罗菲尔-琼斯思考着说道。

也因为,过去的一段时间,没有机构站出来确定证明,但也没有机构站出来指出问题。

虽然证明过程确实很复杂,但没有机构站出来指出问题,也就代表他们暂时没发现问题,没有确定只是因为没有完全理解而已。

所以报告会很可能会把证明确定下来,会后黎曼猜想就会变成黎曼定理。

不管怎么说,如此规模宏大的报告会,绝对可以称作是世纪讲座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