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后续,菲尔兹的讨论,超导的拓
报告后续,菲尔兹的讨论,超导的拓扑相变以及拓扑相
当王浩讲解了证明过程中的难点后,评审组的人提前就确定他的证明是完善的。
所有的报告都已经结束。
会场掌声响起的时候,好多人的心情都很复杂,有的人是觉得见证了历史,有的人感叹王浩的年轻和成果,还有人针对ns方程问题被证明,依旧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田俊干夫则是不想接受结果,但证明已经摆在那里,报告过程的讲解让他根本无话可说。
数学就是这样。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在激烈的掌声过去以后,报告并没有完全结束,剩下一部分时间是做答疑。
虽然评审组的人确定了他的报告,但还是有人对于逻辑的问题没有太理解,他们就站起来做提问。
王浩也很耐心的做解答。
这时候做出的提问,基本都是证明过程中最难理解的地方,他很耐心的做出了讲解,把最难的地方连续讲了好几次,也让其他人理解个通透。
邱成文坐在位置上,边听着王浩的讲解便说道,“他的讲课上真的很有天赋。每一次听他的报告都感觉讲的很清晰,很容易理解,这是很了不起的。”
“确实如此。”
马丁-海尔就在邱成文的旁边,几个评审是安排在一起就坐的,“昨天那个和王浩一起来的人也解了,他说的几乎和王浩讲的一样,但是同样的东西,我听了好半天也没明白。”
“这可能就是对于内容的理解不同?或者是其他原因?反正感觉他没什么讲课天赋。”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也许是因为他说话有些不清楚?”
后排有个人忽然跟着道。
罗大勇正坐在,但具体还不清楚,你在这方面有后续研究吗?”
“我一直在做。”王浩肯定道,他参与交流重力实验,目的就是对湮灭力进行研究。
“你能仔细说说吗?比如,再详细介绍一下湮灭力?你的文章内容说的很笼统,如果是粒子相关的研究,你觉得什么现象,可能存在湮灭力的作用?”
这是马约尔关心的问题。
他是欧洲核子组织的负责人之一,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中,他单独有一个实验团队做研究,希望能通过粒子相关的实验,找到湮灭力存在的证据。
当然,他并不是出于对湮灭理论的信任,而是希望能利用实验去证明一些物理理论的真实性。
湮灭理论,似乎就在‘实验可以证明’的范围内。
作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利用实验证明重大的物理理论,就是他毕生的工作追求。
王浩仔细想了想,皱眉说道,“我能想到的就是重子衰变。不过,在反物质的测度实验上,湮灭力可能都会存在效果。”
“理论上来说,微观上引力的作用,远远小于其他力的作用,所以湮灭力的体现,应该是在更小的质量单位上,而不是成型的粒子。”
“哪怕是电子,相对于质量单位,也是非常非常庞大的,而其自身的电磁力作用,肯定远远超过湮灭力作用。”
马约尔听着皱了皱眉头,“按照你的解释,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湮灭力,只是作用于极小的所谓‘质量单位’上?”
“不一定。”
王浩思索着继续道,“也许对于微观形态也是有作用的。”他拿过一个纸杯,手部微微用力,纸杯顿时出现了折纹,“湮灭力,可以湮灭质量单位,但对大粒子也是有作用的,只不过相对来说,远远小于其他力的作用。”
“换做是微观的某种形态组成,也可能就产生作用。”
马约尔也拿起了纸杯,也微微用力把纸杯折弯,随后忽然说了一个词,“拓扑?”
?tt n?¢o
“什么?”
“我是说拓扑。你没有看过邓肯-霍尔丹的研究吗?”马约尔说着摇了摇头,“当然,你是数学家,大概对超导问题不感兴趣。”
他继续道,“霍尔丹在理论上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以及拓扑相,也就是超导现象时存在的。”
“你说的湮灭力对微观形态产生作用,听起来和拓扑很相似。”
马约尔说着还不断摇头,反正他很难把湮灭力和拓扑联系在一起。
王浩则是愣住了,他听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任务三,灵感值+17。
超导的拓扑相变以及拓扑相?
原来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