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冷月如霜 第14章 夏泠【十三】

第一章 阴阳法眼

在山海市郊区的一间出租房中,叶寒整个人都傻傻的坐在床上,目瞪口呆的盯着他的前方,那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因为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和以往他所接触到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他的那双眼睛竟然可以神奇的穿透墙壁,看到墙壁另一边的景物。

“娘的,透视,竟然是透视,老子竟然可以透视了……”

床上,叶寒的眼中闪烁着猩红色的光芒,双拳紧握,似激动,似不安,也似一种澎湃的野心正在逐渐释放。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相信,他的命运将由他自己来改写,往后,他再也不是那个让人瞧不起的小打工仔了,在这人海茫茫的山海市他绝对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片刻后,叶寒平复了一下心绪,他低着头摸着他脖子上挂着的一块阴阳玉佩,这块阴阳玉佩叶寒知道,是他寻找自己身世的唯一物件。

不过也正是这块阴阳玉佩让他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昨天叶寒为了姐姐叶轻和几个混子打架,在这过程中,被打得浑身是血的叶寒他身体上的鲜血渗透进入到了阴阳玉佩之中,让他开启了阴阳法眼,左为阴,右为阳,右眼可以透视一切。

“仇老三,你们等着,这仇我一定要报,敢调戏我姐姐,我也一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叶寒咬牙切齿的说道。

“啊……小寒,你醒了,太好了,都是姐姐不好,如果不是姐姐,你也不用遭受这么大的罪……”

这时,出租房外面,一个靓丽清秀的女子正抬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她看见坐在床上的叶寒,顿时小跑了过来抱住了他,泪眼婆娑。

叶寒拍了拍姐姐叶轻的肩膀,扶着她咧嘴笑道;“姐,你放心吧,我已经没事了。再说了这事情也不怪你,仇老三那几个混蛋敢调戏你,我绝对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小寒,你没事就好了,至于那些社会上的混子你不要再招惹他们了。”叶轻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对着叶寒道;“来,小寒,先把药喝了,医生说你内出血很严重。”

叶寒接过碗,一口气把药吞了下去,其实他的伤已经全部好了,不过为了让姐姐放心,他还是乖乖的把药给喝了下去。

“小寒,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养伤,上班就不用去了。”叶轻摸了摸叶寒的头,满脸疼惜,父母临终前让自己好好照顾小弟,但是自己非但没有让他过上好的生活,还让他因为自己被人欺负成这样,想到这里,叶轻的心里就无比自责。

“好的,姐,我就在家待着,你快去上班吧,我没事的。”叶寒对着叶轻笑了笑,不上班也好,他正好可以试一试自己的透视能力,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出来,如果可以,那么他和姐姐叶轻就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也不会有人再敢欺负他们。

“嗯,那你就在家不要乱跑,晚上我回来给你做饭。”叶轻走出了出租房,为了两人的生活,朝着不远处的工厂上班去了。

在叶轻前脚刚走,叶寒也出门了,获得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急切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些年和姐姐在外面奔东走西他已经受够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眼神,受够了欺凌,金钱,是他现在唯一的欲望。

走在大街上,望着那些络绎不绝的车辆行人,漫步之下的叶寒来到了一处天桥下,瞪眼一看,在天桥下竟然有一处“赌摊”,一群人围在一块吆喝着下注了,叶寒走到外围看了看,这赌摊的主人竟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嘴上还叼着一根烟,十足的一个女痞子。

“来来来,下注咯,买大买小,买定离手!”女孩手中摇晃着一副骰子,笑眯眯的看着周围的人,骰子和骰盅的撞击声仿佛是吸引了所有人神经,一个个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下注。这时,女孩已经停止摇晃骰子,一把将骰盅按在了地面上。

“我压五百,买大,前面几局连开大,这一把我就不信会是小。”一人脸色挣扎了下,从兜里掏出五张毛爷爷买了大,其余的人见此,也开始跟着买大,有的压一百,有的压两百,也有的压五百,只有少数一些人买了小。

很快...

志不小。”皇帝目光闪动,沉吟不语。豫亲王道:“年来朝廷对南岷、悟术勒相继用兵,一直腾不出手来。加之定兰关天险易守难攻,所以才放任屺尔戊这么些年,只怕今日已然养虎为患。”

皇帝道:“既然已经养成了只猛虎,咱们只能等有了十成把握,方才能去敲碎它满口的利齿。”豫亲王欲语又止,终究只是拣要紧的公事回奏。积下的奏案甚多,一直到了未初时分仍未讲完,皇帝传膳,又命赐豫亲王御膳一桌,内官程远此时方趋前低声陈奏:“皇上,娘娘那边也没传膳呢。”皇帝虽有四妃,但内官口中所称“娘娘”,则是专指淑妃慕氏。华妃虽然暂摄六宫,却因刺客之事失幸于皇帝,皇帝自得如霜,不仅赐她居于离毓清宫最近的清凉殿,起居每携身侧,连传膳亦是同饮同食——这是皇后的特权。后宫自然对此逾制之举哗然沸议,司礼监不得不谏阻,皇帝道:“朕贵为天子,难道每日和哪个女人一同吃饭,此等小事亦不能自决?”既然发了这样一顿脾气,此事便从此因循,此刻程远此语,意在提醒皇帝淑妃还在等他。

皇帝“哦”了一声,说:“那就去告诉淑妃一声,今日朕与七弟用膳,不必等朕了。”程远刚退出数步,皇帝忽又叫住他,“淑妃这几日胃口不好,只怕是贪凉伤胃所致,叮嘱她别由着性子贪用瓜果凉蔬,那些东西伤脾胃。”程远应了个“是”,皇帝又道,“还有,传御医请脉瞧瞧,别耽搁成大毛病了。”程远顿时面有难色,皇帝知道如霜素来性情偏执,最是讳疾忌医,听说要传御医,便如小孩子听到要吃药一般,只怕会大闹脾气。皇帝道:“就说是朕的旨意,人不舒服,怎能不让大夫瞧。”

程远领命而去,豫亲王见皇帝叮嘱谆谆,极是细心,心中默默思忖。那一顿御膳虽是山珍海味,但礼制相关,豫亲王又不是贪口腹之欲的人,再加上皇帝畏热,素来在暑天里吃得少,两个人都觉得索然无味。待撤下膳去,宫女方捧上茶来,程远回来复命,果然道,“万岁爷,娘娘说她没病,不让御医瞧。”这倒是在皇帝意料之中,不想程远笑嘻嘻,吞吞吐吐地道:“还有句话……奴婢不知当将不当讲。”皇帝勃然大怒:“什么当讲不当讲,这是跟主子回话的规矩么?平日朕宠你们太过,个个就只差造反了。再敢啰嗦,朕打断你的一双狗腿。”程远素来十分得皇帝宠信,不想今日突然碰了这么一个大钉子,吓得连连磕头,只道:“奴婢该死。”

皇帝吁了一口气,接过宫女捧上的茶,呷了一口。豫亲王见程远怏怏退下,忽道:“臣弟倒有一事,要向皇上求个情,论理此事不该臣弟过问,但定滦不说,亦不会有人对四哥说了。涵妃并无大错,皇兄瞧着皇长子的分上,饶过她这遭吧。”

皇帝问:“怎么突然提起这个来。”豫亲王道:“臣弟是听说前日皇长子中了暑,涵妃乃其生母,由她来照料皇长子饮食起居,总比旁人更恰当些。”

皇长子虞杼年方三岁,本来随生母涵妃居住,自从涵妃被贬斥,便由四名乳母并六名内官,陪着皇长子依华妃而居。这几日因天气炎热,皇长子中了暑,每日哭闹不休,皇帝正为此事烦恼,听豫亲王如是说,点了点头:“也好。”便命人传程远进来,但见程远垂头丧气行礼见驾,皇帝又气又好笑,斥道:“瞧瞧这点出息。”程远苦着脸道:“奴婢胡作非为,还请皇上责罚。”皇帝道:“朕也不罚你了,有桩差事就交你办,你即刻回一趟西长京,去传朕的旨意,命涵妃往东华京来。”

这样热的天气,驰骋百里,亦算得上一件苦差,程远却瞬间笑逐颜开,连忙行礼:“奴婢遵旨。”

午膳后皇帝照例要歇午觉,豫亲王告退出来,见小太监六福正在廊下替雀笼添水,见了他连忙行礼:“见过王爷。”豫亲王知他亦是赵有智的弟子,机智可用,便问道:“你去看看程远动身了没有,若是还没出宫,告诉他我在宫门口等他,有两句话叮嘱他。”六福忙答应一声去了。豫亲王出得宫来,命凉轿在乾坤门外暂候,过得片刻,果见程远由两名内侍伴了出宫来。见到豫亲王的凉轿,程远便命那两名内侍留在原处,只有自己走了过来,远远就行礼:“奴婢见过王爷。”豫亲王道:“免礼。”程远道:“是,听说王爷传唤,不知王爷有什么吩咐。”豫亲王问:“此次回京,是走陆路还是水路?”

从东华京至西长京,一条陆路,一条水路。水路远,舟行亦缓,程远道:“奴婢打算走陆路,骑马快些。”豫亲王微微颔首,道:“涵妃奉旨往行宫来,你路上要谨慎当差,天气太热,车轿劳顿的,莫让娘娘中了暑。”程远揣磨他话中之意,不由道:“王爷,宫眷向例都是走水路的。”豫亲王道:“我知道,但涵妃娘娘数月未见皇长子了,爱子心切,必然会走陆路。”程远顿悟,不由汗出如浆,向豫亲王行了一个礼:“奴婢明白了。”

蝉声阵阵入耳,天气炎热,宫门外绝无遮蔽,午后烈日如灼,程远本汗湿了衣裳,此时又被烈日渐渐蒸干,结成一层霜花,刺在背上又痛又痒。但听豫亲王道:“你此去辛苦,快去快回,不可误事。”程远恭声道:“请王爷放心,奴婢必当尽力而为。”豫亲王点一点头,内府已经送来良骏三匹,程远便向豫亲王行礼辞行,携那两名内侍一同牵马走出百步之远,一直走出禁道之外,方才上马而去。

豫亲王目送三骑飞奔而去,渐行渐远,方才吁了一口气。

程远办事果然妥当,到了第二日酉末时分,就侍候涵妃的车轿赶回行宫。这样热的天气,风尘仆仆的两日之内赶了一个来回,辛苦自不必说。涵妃素来未尝在这样的热天行过远道,她听从了程远的婉转相劝,凌晨即动身,弃舟乘车,这一路极为辛苦。入行宫后草草沐浴更衣,便去向皇帝谢恩。

因为天气热,黄昏时分暑气未消,皇帝在清凉殿后水阁中与如霜乘凉。如霜近来胃口不开,晚膳亦不过敷衍,此时御膳房呈进冰碗,原是用鲜藕、甜瓜、蜜桃、蜂蜜拌了碎冰制成的甜食,如霜素来贪凉,皇帝怕她伤胃,总不让她多吃此类凉寒之物,只命内官取了半碗与她。如霜吃完了半碗,因见皇帝案前碗中还有大半,玉色薄瓷碗隐隐透亮,碗中碎冰沉浮,蜂蜜稠浓,更衬得那瓜桃甜香冷幽,凉郁沁人。她拿了银匙,随手挑了块蜜桃吃了。皇帝笑道:“嗳,嗳,哪有抢人家东西吃的。”如霜含着匙尖,回眸一笑,露出皓齿如玉:“这怎么能叫抢。”说着又挑了一块甜瓜放入口中,皇帝将碗拿开,随手交给小太监,说:“可不能再吃了,回头又嚷胃酸,昨天也不知吃错了什么,今天早上全都呕出来,眼下又忘了教训了。”如霜正待要说话,忽然内官进来禀奏,说涵妃已至,特来向皇帝请安。如霜面上笑容顿敛,过了半晌方冷笑一声,将手中银匙往案上一掷,回身便走。

皇帝只得吩咐内官:“叫她不必来请安了,皇长子眼下在华妃宫中,让她先去看看皇子吧。”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