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次要战场玩收缩
“咦,都没有公司高层主动到机场接机的吗?”
江益算是领教到李泽华的雷厉风行,具体是怎么回事了。
在机场,只有廖廖几人接机。
接风宴没有,高层集体出现问好没有,可一回来不休息,直奔公司会议室算怎么回事?
“董事长下午好。”
“董事长……”
“各位都好,请坐吧,这两位是公司新成立的保险业务负责人,江益,洪万年。
另外海外事业群总裁周受源先生大家都认识。”
李泽华一进门进入主座,伸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让王斐直接进入议题。
大家都习惯他的风格,对比也无异议,纷纷进入工作状态,惟独新来的几位很诧异,这就开始了?
王斐首先通报分享了近期公司发生的事情……
正所谓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这场会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简单通报一些事情后,随即宣告结束。
主要的目的是向大家传递董事长回来,各位可以放心工作的信号之类的。
安排好将从东南亚带回来的礼物分发给各个高层后,李泽华让顾时节,刘子杰出面,和江益进行交谈。
随后开始挨个召见各家公司高层,这才是商量重要事务的方式,首先制度。
至于和通达系合作这一块,反过来再借钱给他们,让它们在蜂鸟平台的股份,由原有的10%左右,提升到15%,你觉得呢?”
蜂鸟的股东很多,比如淡马锡,高岭,明日,京东,通达系,魔投,国资委都在,它们共同持有约30%左右股份。
剩下70%,拼夕夕电子商务持股4%,拼夕夕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持股2%,吃了么持股3%,青云农业服务公司持股1%,青云控股持有剩余60%股份。
李泽华准备进一步降低自己手上股份,用来拉拢通达系和京东集团,将来他还准备动用5-10%拉拢顺丰。
同时,这一轮股份分配时,青云运运帮也将进入蜂鸟集团股东行列,虽然它们都是集团下属子公司,但业务重叠且发展良好。
未来都会上市,如果双方之间没有核心利益捆绑,势必会在各自投资人强烈要求下分道扬镳。
届时也一定会出现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滑稽事,总不能说你青云集团了不起,用上市公司利益输送给另一家公司,偏偏大家捞不到好处。
运运帮立志整合全国的货运运输资源,后期肯定会和蜂鸟产生核心利益之争,一个靠加盟胜在体量优势大,一个靠直营节约成本。
只看市场因素,运运帮运行模式更先进,但没用,如果通达系和蜂鸟,顺丰,京东在运运帮没股份,它们就会另起炉灶。
再弄一个货运平台出来和运运帮打擂台。
反过来也是一样,运运帮掌握的运力资源越多,就一定会涉足物流行业核心,开始组建自己的接单企业。
所以互相持股,抵消未来的商业利益之争,在李泽华这位控股大股东的调解下,两家集团才不会出现不可调和矛盾。
而基于这个逻辑,让通达系,京东更深层次参与,分享蜂鸟集团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利益,才能更好合作。
钱,一个人是赚不完的。
任何行业都一样,你想吃独食没问题,那你也必须承担相应后果,那就是没完没了的竞争和窥视。
当这个行业的对手,发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取得胜利时,他就会把公司卖给和你势均力敌的敌人。
或者和青云集团在其它行业竞争对手联合起来,直到组成一个比青云系更强大的利益同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才会终结,这谁受得了?
所以只有拉上通达系,京东一起,利用它们的存在分化影响其它对手,并躲过来自上层的监管,蜂鸟智慧物流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垄断!一但把行业份额完全吃下去,手握上千万货运车辆,光从这一块延伸出来的保险,车辆维护保养,采购新车,货运抽佣收入都是个天文数字。
更别提因此带来的特殊行业影响力。
李泽华看的很清楚,今天分小钱,将来才能赚到钱,抠抠搜搜的一块钱利益自己吃9毛,注定没人给你玩。
而想办法把盘子做成10块钱的,你吃3块5都是近四倍收益,嗯,35%控股线,外带最起码51%投票权,就是李泽华的底线。
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打败所有敌人登顶容易,还是把有实力没核心利益冲突的友商拉上,一块往上爬容易?
这根本就是不用考虑的事。
青云系再牛,也不可能同时在几十个大行业,和几万家竞争对手公司同时开战。
在相对次要战场和友商携手并进,集中所有资源于主战场,如即时通讯软件,互联网非金融机构支付,短视频平台,电子商务。
电子科技,动力科技这些领域,才是青云集团需要重点投入的,去一趟东南亚,看看人家发展模式,李泽华决心作出一些改变。
“就这样吧,先把我的意思透露出去,看看大家的反应如何,如果都是积极正面的反馈,就召集人聚会商量。
另外,集团会在近期下文,任命你为顺风出行集团副董事长,兼运运帮,顺风网约车公司的执行总裁。”
曾海洋懵了,“这么快?那我在蜂鸟的职务?”
李泽华不再犹豫,“暂时让胡知沅代理三个月,三个月后没问题,就让他出任蜂鸟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